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才女文化
直到把这本书看完,我还老是把这本书的名字说成是私塾师。大概私塾这个概念于我,是比较常见的,而闺塾这两个字我用拼音连打没直接打出来。由此可见,也许闺塾师这几个字也不仅仅我陌生而已。
明末清初,商品经济得到极大发展。江南地区富庶,运河通畅,商品流动,文化兴盛,印刷起兴。除了官刻,坊刻和家刻都在市面上存在,为女性作品得以印刷传播创造了基础。
《牡丹亭》等明末清初出现的世俗小说、剧本让女性找到了情感共鸣,对《牡丹亭》的喜爱和评述海书写了一家三位女性的传奇般的故事。女性的三从四德慢慢转变为女子须有才、德、美。上流社会家庭让女子读书、写诗,培养才德,为女儿相中合适的人家,借此巩固家族的关系网。贫苦家庭的女子即使被卖做妓女,也会注重在诗歌等方面的造诣,获得声明的同时,也有机会到官宦之家做妾。
诗社成为女子在内的一个关系联络团体,为女子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可能。闺塾师就是专门请到家中教育女子的老师,闺塾师本身就是才女,而又能以做老师有时候还需要其丈夫从中帮助对外的事宜。我认为当时的女性对男权不是有意识地反抗,而是想在男权的秩序下维护自己在内的地位。自愿地缠足,努力地读书作诗,也许是一种竞争多于反抗。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