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新疆,高昌古城,楼兰秘境,异域风情,吐鲁番的葡萄,小河公主墓葬群,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里神秘的壁画,红柳烤肉,沙漠里的绿洲,大漠中古老而清脆的驼铃声。黄沙漫天,构成了复杂而有趣的新疆印象。
怀着猎奇和追思历史的心态,翻开了这本吐鲁番考古记,黄文弼老先生的考古三记太出名了,是了解新疆的过去,了解古代新疆,考古和博物绕不过去的大作,三记两集是先生献给我们独特的礼物,经典一版再版,畅销而常销。
因为个人的兴趣,对这类博物考古方面的书无法拒绝,爱好读此类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阅读之余,对老先生那个时代也有了粗浅的认识,在那个我们考古刚刚起步,筚路蓝缕,白手起家的时候,做出这么高的成绩,今天读来仍然为这份壮举和精神而感动。时艰事难环境下,突破西方的围追堵截,以一己之力完成名山事业,奠定新疆乃至西北考古史的基础,先生不朽。
今天在先生打好的基础上,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成绩,吃水不挖井人,先生之功,永不磨灭,三记的价值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也必会穿越时空,鼓舞着一代代考古工作者和普通国人,奋力拼搏,努力向前。
先生工作之余对周围遗址的考察,对唐人写本残片的抢救性整理,给后来者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为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宝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疆东西方文明碰撞融合,很多外来的宗教和文化在这里发展,流变,是当时的文明交汇中心。加上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保存了丰富的地下文物,为我们了解古代文明提供了很好的资料和佐证材料。是个独特的宝库,跟着作者的笔触在历史和现实中穿梭,当时的风物和人情成为了今天的历史,时间的维度真是奇妙,历史的厚重感在大的自然变迁里面也是沧海一粟,苍莽的大漠,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藏着幽远而绵长的历史。
书中那些珍贵的照片图文资料帮我们了解那段尘封隐秘的历史,略显模糊的黑白格子中充满着岁月的痕迹,对古籍这本的分析钩沉更是体现了黄师的文史造诣,拓片残片保留了珍贵的一手材料,说明了当时艰苦环境下的不易,也更加的显得珍贵。附录壁画和题字保留了当时本来的样貌,穿越千年,仍然可以发现其中蕴藏着的生命力量,传承着我们一脉相承的文化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