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讲义》|罗翔(中)
在学习刑法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用良知来驾驭知识,保证所学不会蒙蔽了我们的良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发现,这个世界充满了毁三观的事情,小时候的我们只是被大人加了滤镜。但是,人心的恶总是超出我们的认知范围,而善意不过是因为我们的认知过于浅薄。
刑法中有两个部分:犯罪论和刑罚论。犯罪是对法律的否定,而刑罚是对犯罪的否定。
我国法律体系由七大部门构成,包括宪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和程序法。它们都被称为部门法。
在我国刑法中,有五种亲告罪,即侮辱罪、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和侵占罪,其他犯罪则为非亲告罪。
刑法只是一种实体法,很多要素都需要通过证据来证明。在有疑问时,应当尽可能的有利于行为人的推定,因为打击不足总比打击过度还要强。同时,证据并不仅限于口供。
刑法学的大部分知识都是解释学的问题。我们需要用有限的法律条文适应无限丰富的社会生活。虽然条文有限,但案例则是无限的。因此,正确地解释法律,是最重要的法律思维。
法益伦理则是出罪的依据。一个表面上符合法条的行为不再理所当然被认为是犯罪,除非它侵犯了法益;一个侵犯法益的行为也不是想当然地被视为犯罪,除非它违反了伦理道德。如果一种行为是伦理道德所鼓励的,那它绝对不是犯罪。
如果当衣服上出现皱褶,司法机关可以用熨斗把它熨平。但是,如果当衣服上出现一个大洞,这个织补工作就是立法机关的事。
法律需要追求公平和正义,因此,解释法律时,应当朝着良善的方向去解释,而不是朝着邪恶的方向去解释。
仁慈只有生长在正义的岩石缝隙中,才会绽放花朵。如果把它移植到人道主义的泥沼中,它就会变成食人草,其可怕之处更甚,因为它依然顶着可爱绿植的名字。
真正的自由是自律的自由,而不是无节制的自由。自由可以分为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积极自由是指 Free to do something,而消极自由则是 Free from something。例如,张三看到李四的杯子觉得很好,想拿来用,这是积极自由。法律不能保障这种自由,法律保障的是消极自由,即李四的杯子不会被他人拿走。
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如果自由没有限制,一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大同社会的黄金美梦只是令人向往,但如果一味想通过法律,特别是刑法,激进地改变社会现实,那将是人类的灾难。选择自由只能相对而言,它并不是指没有任何压力,无拘无束的自由。
柏拉图说:“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这句话铭刻在康德的墓碑上。他曾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无比灿烂星空和心中神圣的道德法则。”
所有的天才都是在前一个天才基础上迈出一步。
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要珍惜光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阅读人类伟大的经典,并用阅读来延长有限的时间。
一个开放的社会就像一张张开的嘴,在合上来的时候,一定要咬住某种坚实的东西。一个社会必须有核心价值,虽然天变地变,道义不变。人类不是财富的聚集体,而是精神的聚集体。一种聚合人类的精神永远都是人类的精神财富。
刑罚是犯罪行为最主要的法律后果,无罪不罚是刑罚的底线。
惩罚的根据是报应,而不是预防,是对已然之罪的报复,而不是对未然之罪的防控。
很多时候,妥协并不是牺牲原则,而是为了坚持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