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对意志的定义极度接近生命本身——团火,一股力量,一个整体,盲目的、冲动的,带着创造的狂喜,自由本身正是它的属性。
然而这份等同于欲求的生命本源之力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不满足,意志永无休止,注定了它的悲剧属性,无论满足与否都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生命仿佛撞上为自己正名的回音壁,以痛苦证实活着的真实发生。
“浪漫主义者们同时感受到梦幻之后的空无和对生命的至大的讽刺,无尽的向往和热望在有限的时空中是无法获得满足的,人生是悲苦的。”
那么为什么要真实地活着为什么不能够从中解脱
叔本华给出了艺术、禁欲和哲学三条路,足以掐灭与尘世的联结,最终与宇宙之中冥冥的生命之力同频共振,最终逃脱被分解渗透的生命之力所经受的束缚和阻碍,回归灵性的世界。
从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到尼采,每位大师都是深刻的,竭尽所能的探寻思维逻辑的极限和人生的终极。这种传承无疑是动人的,人类也正是藉由这样的传承和不同绽放。
但哲学并不是拯救人生痛苦的最高通路。它也只是万万千千道路中的一条,彰显着生命是如何盲目而蓬勃的流动,却最终向着唯一的生的方向。
“我们不可能在本质上认识统一的意志,而只可能在个别的意志活动中,也即实践中认识它。”
“关于原因的学说属于根据律的范围,因而关于”为什么“的知识永远属于表象界。表象界按根据律的不同形式只能获得相对的经验知识,哲学则是关于最普遍的、关于整体的知识。因此,哲学不能从寻找整个世界的一个有效因或一个目的而出发。至少我的哲学就根本不问世界的来由,不问为什么有此世界,而只问着世界是什么。”
人生亦是如此,不应有来由和目的,因为生命是力本身,“一种向上的冲力、一种永无止境的创造力”。一切来由一切目的一切为什么和为了什么,都不应在生之力面前存在。
甚至痛苦,甚至迭代,甚至死亡,都是生命之火的燃料。
越来越觉得火焰竟是生命之力最形象的比喻。能量就是需要以这样光和热的方式表现出来,辐射至尽己所能。
这正是尼采的权力意志,“生命就是追求最大限度的权力。”
哲学真是会读到人热血沸腾。人类对于生命本源的思考本身也是一种生命之力的极致表现,好奇,探索,正如席勒所说,“以充沛的精力这种活动就变为一种游戏。”
这“充沛的精力”正是充盈溢出的生命力,是自由的精神,它在无拘无束的欢乐和游戏中体现。
享乐绝非罪恶!但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其内核之中除了原初的意志之力还有最关键的一环——自我。
仿佛一个蛋糕裱花器,生命是充盈的奶油,挤出的花型却是个体的理念,而最终如何绘制蛋糕则是感性的经验世界。理念作为联结意志与感性世界的一个通路,正是“自我”,综合这意志、理性与感性,这已经不是纯粹完全的意志,但却是一个窗口,不如说这也是唯一的窗口。
想要认识人的生命,那也只能通过人的眼睛。
这也是人的意志最美妙的地方。“人是意志客体化的最高级别,是最美的自然客体(理念),因而揭示其本质就是艺术的最高目标,以揭示人的意志的自我斗争为题材的悲剧就成为最高的艺术类型。”
而“在艺术作品中,人从一种有限事物的感性形象直接认识到无限的普遍真理。”“美是显现理念、绝对精神,它是无限的、自由的、独立自在的。美的本质是绝对的理念。精神的、心灵的、理性的存在就是美的内容。”
另一个解脱路径是禁欲。因为“在一切族类的个体之间,必然是一场不断的斗争,而生命意志和它自己的内在矛盾也就正是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