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以往一谈到精神疾病,我们可能会想到村里的精神错乱的人。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压力的增大,谁没有焦虑或沮丧的时刻呢?谁能说自己是完全正常的呢?
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开始正视精神疾病这个话题。然而,有些人一直在努力去推动这个话题的重要性。《谁都不正常——文化、偏见与精神疾病的污名》这本书回顾了精神疾病的“污名史”,让我们认识到精神疾病最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社会对它的负面评价。
社会常常通过言辞让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感到羞耻,并逐渐将他们边缘化,这就是所谓的“污名”。精神疾病本身并不会致人于死地,但却能使人们在社会上失去地位,泯灭一个人在世上的所有意义和价值。
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解释这种现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许多士兵无法应对战争带来的强烈情感冲击,突然患上了抑郁症、失语症或失聪症,甚至有的无法行走。军医们对这种无法名状的精神病症束手无策。有人认为这种病与古代所谓的“歇斯底里症”非常相似,但当时的“歇斯底里症”仅指女性缺乏情绪控制能力。
为了减少对患病士兵的污名,心理学家迈尔斯进行了一番调查,并参考了许多士兵和同事的意见,最终将这种病症描述为“炮弹休克症”。尽管军医们在讨论“炮弹休克症”时发现许多症状与“歇斯底里症”完全一致,但当人们谈论“炮弹休克症”时,会马上想到患者是在战斗中受伤,与一般的“歇斯底里症”区别开来,这在某种程度上为患者提供了保护和安慰。
不幸的是,但却无法获得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因为她们是女性,只能被诊断为“歇斯底里症”,并被迫退役,或者被当作“疯人”送进收容院。没有人重视女性在战争中的价值,更不会关心她们所受的苦难。这足以证明社会不平等如何影响精神疾病的污名。
书中还提到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埃里克森,儿童和人格发展领域最顶尖的专家,被许多人赞誉为善良和公正的典范。然而,他却把自己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儿子尼尔扔进收容所,任由他自生自灭,以保持自己完美的形象。
这正是“污名化”巨大威力的体现,它作为一种惩罚机制,让每个不符合社会期望形象的人感到羞耻,并将他们进一步边缘化。不仅精神疾病,种族、宗教、阶级和性取向也是导致污名化的常见因素。
而读到这里,或许更能理解“文明比神智错乱更加可怕”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对现实的深思与恐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