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观察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不知是不是出版方中信为了贴合SKMT的日本艺术家身份有意进行了贴合日语中汉字字体的设计改良(以某种宋体比如:害,主,社,言,核等等。另外一些字中间的“点”则变成了一个“短横”,比如:今以及含有“今”的各种字。还有一些字上方的“点”从原来的“左上右下点”变成了“右上左下短竖”,比如:雅字中“隹”上方的点就变成右上左下的短竖等等。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认知偏差和心理暗示,这些字体会让人瞬间想到在日本街头看到的汉字,这种意识上的片刻恍惚带来了一种非常奇妙的阅读体验。
书中的部分字体,比如前面提到的“今”,在下图今村昌平的电影海报中就可以看到(中红圈里的“今”)。
上面这点,一时没办法证实,但是周一早上找到了一个另外的旁证。中信(同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乔布斯传》,特意用了方正标雅宋,这种字体就是乔布斯当年在苹果公司开发Mcintosh电脑时选择的汉字字体,中信用这种方式默默向乔布斯致敬。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按捺不住心里的好奇,继续去网上查找日文中常见的中文字体,看到有一类字体跟书中的字体非常像,只是部分字的呈现形式并不一致,但方向基本是对的。这一大类基于中文宋体的改良字体,统称为“明朝体”。于是,我又顺着“明朝体”这条线索继续去找,究竟编辑选用的是哪种明朝体的变体呢直到在手机的字体市场里看到了“方正FW筑紫明朝体”(共有B,E,H三种,分别代表加粗,宽和高),心中豁然开朗。仔细核对了每一个字的形态后最终确定就是它了!(截图对比)
至此,终于破解了这本《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的字体秘密,它用的应该就是“方正FW筑紫明朝体”。算是为周末的阅读衍生出来的一段小插曲画上了休止符,也算是没有辜负编辑在书籍设计上的一片苦心。
再补充一些题外话。这种方正明朝体其实是从日文中的“明朝体”演化而来。而日本的“明朝体”则是日本艺术家对中文的“宋体”进行了改良,形成了后来常见的“明朝体”。明朝体在日本的报章中被广泛使用,在很多人心目中已经成了日本文化的一种代表。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编辑才在设计这本书的时候选择了方正的明朝体,以期达到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这种反向的“文化输出”真是非常有意思,也是因为这种交互输出与改良才推动了艺术设计的不断进步。
2020年方正推出与日本合作的家族字体。作为一套能正式用于长篇正文排版的(明朝体)宋体,这套字沿袭了金属活字和照相排版时代的本质,并最大限度地考虑了明朝体本应有的特质。通过胶版印刷也能体现金属活字油墨印迹般的独特氛围。与大中宫设计的明朝体完全不同,这款字保留了文字本身所具有的空间强弱感和笔画的伸展度。排出的文本具有节奏感,能营造出舒适易读的效果。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