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2个月的时间,我囫囵吞枣地读完了这本书,但并没有完全理解。阅读门槛比较高,需要一定的文字功底,由于书中引用了大量生僻字和古文,导致读起来很费解。如果加上一些注释,可能更有利于普通读者的阅读体验。与史记、古文观止等书籍相比,这本书更加晦涩难懂。当然,我个人的诗词古文功底不够,也影响了我的阅读体验。
在张辉诚的“寻找李一冰”序中,我非常喜欢那种极简之美的风格,这是我读过最好的序。
在正文中,作者渗透了很充分的感情,以至于对荆公等人的描述似乎有所偏见(当然,这只是我的感觉,我对这段历史并不甚了解)。作者对皇帝们的评价也过高了一些,我认为有点言过其实。另外,对于时局和政治的描述总体比较感性,缺乏高度和理性。
文章中出现了很多资料和描述,虽然可以全面地描绘东波先生的全貌,但是细节过多,词句有些啰嗦,我更喜欢简洁干练的风格。
北宋末期这段历史与明中后期有些相似之处。苏仙和阳明先生也有相似之处,但成就却完全不同,这正是人格决定命运的体现。苏仙博学多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治水名人,还擅长制药、酿酒、制墨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旷古烁今的人物。但就治国安民而言,他似乎只着手于一些细节,好像一直在反对各种改革,只坚持无为而治和旧法,未能提出有效的系统方案来改善北宋的国力。而东波先生却精通儒释道各家学派,虽多次被谪迁,但从他的诗文中可以看出,他早已豁达、随遇而安,心态和韧性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我想说“无知者无畏”,以我的斗胆妄言,见笑了,请多多谅解。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