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二次阅读重庆本土科幻作家肖星寒的作品。上一篇是《黄泥塝》,对于熟悉重庆的人来说这个名字很亲切。而这次我读的是今年4月刚出版的长篇科幻小说《逐日——空间太阳能电站档案》。小说的前半部分故事也发生在重庆。故事的时间始于2028年,地点是重庆市璧山区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在这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召开璧山会议,评估西安团队和重庆团队两个科研团队的方案,选出中国标准并提交给同年9月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太阳能大会,会上将讨论并确定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国际标准。故事就从这里展开……
首先,小说的优点是很好地结合了科学与科幻。它既有扎实的科学基础,又有想象丰富的科幻场景。作者肖星寒是70后,同时也是一位科学老师和作家,还担任着重庆市科普作协科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职务。所以在文中讲解和科学相关的术语和概念时,他有很好的授课方式,深入浅出地解释让普通读者也能够理解那些深奥的科学内容。重庆璧山的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当年推动这个项目的谢更新(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也是重庆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被小说吸引,并为它写了序言。小说的前半部分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重庆的现实进行创作,而后半部分则发生在2049年的非洲博茨瓦纳共和国“玛卡迪卡迪号”上,展示了作者宏大的想象力。结合中国在太空领域的探索步伐、全球电力缺口的增大以及中国与非洲的合作基础,这些科幻部分合乎逻辑,顺理成章。作者很巧妙地融合了科学与科幻,这值得称赞。
第二个优点是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充满了谍影重重。在上半部的故事中,重庆璧山会议期间,两个方案的比拼中,明刀暗枪层出不穷。作者通过描写各个性格各异的团队成员和间谍人员的活动来吸引读者的兴趣。在后半部分,中国的技术团队被卷入非洲内乱,女主角总工程师与女儿一起与绑匪斗智斗勇,中国神鹰队提供军事援助,男主角远在冰岛进行远程协作,而空间太阳能电站则提供能源支持。整个故事中穿插着当地的信仰与冲突,以及科幻和战争大片的感觉。我认为,如果这本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应该能够符合大众口味。
接下来是小说的不足之处。首先是人物的设定比较功利,很多角色的选择是为了故事需要而安排的,并没有经过深入推敲,人物性格塑造时存在一些毛刺。第二是整体文字比较平实,叙事角度几乎是单线程闯关游戏的感觉。尤其是前部分,读的时候会仿佛在阅读教材或者研究报告。这可能与作者的写作风格有关。
最后,我想谈一下个人的感受。我毕业于电力类知名高校,并曾参观过石景山电厂,所以对于小说中提到的电站、电力缺口等感到很亲切。同时我也是四川人,多次去过重庆,对辣椒和火锅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这使我对这本书多了几分好感。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以空间太阳能电站为主线,结合科学、科幻和谍战元素的科幻小说,值得一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