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人相信“死后如事生”。当阳寿耗尽时,人们会进入另一个世界。对于生活奢华的贵族而言,将未享用完的财富带入棺材并随身携带至另一个世界,以侍奉自己,是必然的选择。历朝历代的王孙贵族知晓“厚葬”带来的巨大危害,却仍难以抑制将财宝一同下葬的欲望。在古代,贫富差距极大,甚至在民不聊生卖儿鬻女的战乱年代,“挖祖坟遭天谴”这样的警告在生存面前不值一提。因此,盗墓也就成为了一个风险与高额回报共存的“行业”。
《中国盗墓图志》聚焦于华夏大地地下的纷争与谜团。按时间顺序,书籍从先秦时期开始,讲述了各位帝王在生前如何为自己的皇陵选址、斥巨大人力和物力建造。在他们死后,他们的陵墓又遭遇了怎样的洗劫?甚至尸骸是如何被遗弃在荒野的?堂堂帝王生前不管多么不可一世,死后甚至不如贩夫走卒一样能够安然长眠于地下,真是让人可悲可叹。
盗墓这个不成文的“行业”注定充满了传说和谜团,想要得到严谨确定的解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作者在这本书中讲述了许多传说。在讲述盗墓贼如何盗墓时,作者也采用了相当细致的语言和心理描写。初看有些奇怪:作者又没有在现场,怎么可能知道这么详尽。实际上,这正是这本书与寻常考古学书籍的不同之处。生动活泼的语言仿佛将读者带入盗墓现场,清楚感受到那种阴森诡谲的氛围。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湖南省考古队在发掘长沙丞相利苍墓时,在盗洞土层中发现了一个瓷碗。经鉴定,这只瓷碗属于唐代的产品。专家推断,这可能是唐代的盗墓贼随手拿了一只家用瓷碗在盗墓时使用,并用完后随意丢在一旁,没有带走。
这个普通却简短的故事中,时间的流逝却化为实质。西汉时期下葬的一个墓穴,被唐朝的一个人盗窃。他随手留下的盛水容器,却成为了我们如今的文物。从前公元前186年到公元后800年左右,再到20世纪,如果说时间像风,那么文物就是饱经风霜的风蚀砾石。文物中蕴含的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还有时间吹过的痕迹。面对千百年来屡禁不止、恶劣摧毁陵墓的盗墓贼,作者话语中充满了愤怒与遗憾。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