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提到,埃米尔在某一刻感觉自己超越了父亲,这似乎是所有人成长必然经历的一刻。我们突然看见了父母他们不再是绝对正确的榜样,他们授予我们的那些标准不再是我们生命的准则。此后我们可能会迷茫一段时间,生活似乎失去了令人安定的边界,但是继续成长的话我们总会在独立思考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
埃米尔高中时期的堕落经历也很矛盾和有趣。一方面他正逐渐觉醒为该隐,意味着他认可的价值观与愿意遵守的准则含有被主流定义的“恶”的部分;另一方面,埃米尔却要为了迎合大众而去伪装掩饰,装作风流放荡的模样。这与他内心所认可的崇高的价值观相矛盾,从而造成了他的挣扎与痛苦。同时这也表明了大众实际推崇的价值与主流价值发生了错位,并且埃米尔所向往的价值体系中,一部分被主流所厌恶,另一部分又被大众所背弃,总也无法完美嵌合进任何一方。然而,这世界上并不存在拥有完全匹配的价值体系的两个个体。若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便只能坚定自己的信念,最终成为他人眼中的该隐也就成了必然。
当我们觉察到人性与意志的龃龉时,我想那就是我们面对“克罗默”的时刻。“克罗默”并不是具体的人或事,它更像是我们在尝试融入整个人类群体时感到不安的那种状态。我们体会到了与整个环境的差别与矛盾,这种差别和矛盾更加强化了我们对自我的认知,而自我觉察总是伴随着焦虑和一些其他负面感受。面对“克罗默”,感到痛苦,成为该隐,通向自我,似乎就是一条必经的路途。
我们是人。我们创造了诸神,并与其搏斗。诸神赐福我们。
神是该隐们创造的,人造的神又反过来为普通的人带来信仰与慰藉。但每一个该隐都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神,所以当下的神不一定接纳所有该隐,这些不被接纳的该隐必然不能在当下的神那里谋得自己的那份职责。在当下的神腐朽毁灭之后,又会有别的该隐的神被树立推崇。神可以理解为价值观、意志、人性。
我现在读过的黑塞的作品有《悉达多》《荒原狼》以及这本《德米安》,虽然我没有去查询过这些作品的创作顺序,但我猜想应该是《德米安》《荒原狼》《悉达多》。在《德米安》中,黑塞体察到了自身的价值体系与整个人类社会主流意志的抵触,产生了“该隐”这个群体的概念,并找到了“通向自身”的命运之路;在《荒原狼》中,“该隐”被进一步解剖为“荒原狼”,有了更复杂的人性构成与更深刻的矛盾,也历经了更多的痛苦;最终在《悉达多》中,黑塞所代表的这一极端撕扯的群体最终找到了自我的内在平衡,并在通向自身内部的过程中代替了外部的神接纳了自己。然而,考虑到黑塞晚年没有那么平和美好,《悉达多》或许并不是最后创作的那本,未能寻找到“幽默”的《荒原狼》才是他最后的宿命。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