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社会学小白。平时接触的社会学著作主要以历史为主线,例如摩尔等历史社会学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具有国际比较视角,能介绍不同国家的历史发展状况,同时也很好地概括了主要观点。而对于这本社会运动领域的理论综述来说,虽然作者整理了逻辑清晰的叙述脉络,但对于我来说有点太难了。我详读了1-7章,后面的章节略读并进行了浅浅的总结。
本书的逻辑非常清楚。导论部分先解释了研究对象的概念,包括集体行动、社会运动和革命,可以从组织化程度、制度化程度以及追求的社会变革程度来描述。作者还介绍了两大传统的研究方法(解读和解释),分别对应欧洲派和美国派。这两类传统在不同地区有独立发展和借鉴交融。书中主要叙述了美国派。
第一章是问题的引入,第二章是理论发展的导论,为后面的理论介绍奠定了基础。第一个部分的理论(3-7章)主要围绕作者提出的社会运动的三个角度:变迁、结构和话语。这些理论偏向宏观,从统治阶级角度出发,较为传统。第二个部分的理论(8-12章)是美国派在70年代后兴起的微观或中层关于机制的理论,同时也吸收了情绪因素,从个体的理性假设出发。
总体来讲,社会运动的理论起源于法国勒庞的集体行为理论,所以社会心理学和微观层面的理论,认为在集体行动中人们会丧失个体自身的理性,转而趋于一致的非理性,因此对社会运动持悲观态度。美国学者在二战前接触了这一理论后开始独立发展,引入一些共同心理和宏观因素来解释社会运动的产生。
社会的变迁是许多社会学家讨论社会运动发生原因的切入点之一。涂尔干在1951年的研究中提出了这一理论,将其扩展到反抗性社会运动的解释中。亨廷顿将这一理论应用在政体稳定的研究中,指出当社会变迁规模很大且不能被及时消化时,社会运动和革命就很容易发生。基于社会变迁的研究视角对现实变化敏感,针对时弊,但论证简陋,常常缺少中间变量,容易出现偏颇或大而空的理论。
关于社会结构的研究主要从三个视角出发。第一个视角关注社会组织的功能。康豪瑟认为精英趋向于煽动性的专制,民众趋向于民粹,而中层组织是沟通精英和民众的桥梁,可以避免激烈的社会运动,如革命。欧伯箫等后进理论则关注改良性社会运动,认为组织带来的社交网络和人际关系是动员因素。从组织专业化的分析角度来看,规模越大的组织越有专制和制度化的情绪,从而阻碍社会运动,但效率更高。第二个视角是阶级角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来分析社会运动产生的原因。每个国家在近现代进程中根据生产方式、阶级关系的形成不同,选择或被迫走向不同的道路。第三个视角强调国家与社会的独立意志,认为民族国家的形成是近代最大的变化,多数社会运动是对这一进程的反应。主要讨论了政体和国家性质的影响,被作者认为是最重要的视角。
后面介绍的理论如资源动员、政治过程理论、话语和符号、动员结构以及媒体和大众舆论的理论,是70年代基于对社会运动的普遍同情而兴起的、批驳传统理论的统治阶级视角。认为社会运动并不总是非理性的,而是基于理性合理假设的行动,从中微观出发,更偏向社会学研究。我感觉每一章只是陈述和评价了一下,并且与我的阅读兴趣不太搭,所以没太仔细读。
这本书是我在某次讲座中听到的。嘉宾认为这本书有助于培养问题意识,但事实上是本理论综述,让我感到有些意外。可能是因为我已经学了一些模型,可以从理论出发观察社会变化,所以还需要进一步体会。作者对于实证与理论关系的看法也给了我启发。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实证结果本身就具有意义,不仅仅是为了验证理论,或者为了适应理论而简化概念化。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