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
首先,本书的各种意象并不鲜明,没有象征意义(也许有,但并不明显)。其次,作者刻画了几段很不错的感情,但到最后一段几乎有点崩坏,很难描述出那种感觉,明明有个合理的动机,却写出了一种莫名其妙怪异的感觉,让人遗憾。
我实在不太理解为什么要大篇幅地描写莫顿,导致整篇文章有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另外,女主到巴黎后在华勒莉的沙龙以及各种倒错者的酒吧里遇到的那些配角形象也不是很鲜明,虽然有刻画但让人觉得比较单薄。白先勇的《孽子》里有一群栩栩如生的青春鸟,每一个都活灵活现,有血有肉。我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可能性不大),但在读本书里的那些配角时让我有一种看“纸片人”的感觉,仅仅用几个词组来描绘他们的一生。就像是一杯喝完的糖水倒满了水,虽然没有味道但又觉得可惜(我自己倒是不觉得可惜,但如果全去掉的话,后半部分就会显得贫瘠单薄到可怜)。
史蒂芬的几段感情(包括对女仆的爱,虽然很幼稚但我觉得可爱可怜)每一段都很好,我都很喜欢。每一段都体现了她诚挚、热烈、善良、可爱的特质(除了最后一段有点崩塌,稍后再提)。她在爱情里不论失意还是得意都让人怜爱,从年幼懵懂时期的天真单纯,到年轻气盛时的真挚热烈,再到成熟之后的稳重可靠,都展现在她的爱情中。但成也爱情,败也爱情,最后一段三角恋让人感到束手无策,太怪异了,总觉得它亵渎了三个人的爱情……不仅如此,它还违背了史蒂芬一直以来的意愿,所以之前的一切算得了什么呢。
再谈谈我觉得除了史蒂芬之外刻画得还不错的角色。首先是菲利浦爵士,很抱歉但故事确实是在他死后才开始变得有趣的,但他依然是一个很值得尊敬的角色,充满光明、豁达而富有远见。还有玛丽,一个勇敢真诚的女孩,在战争时期比与史蒂芬在一起后更有生命力,一种精神上的生命力。另外还有布洛凯,一个机智、聪明又愤世嫉俗的剧作家,虽然总是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样子,我猜测也许是因为倒错而经历过不公平的待遇,导致他不相信大部分人,充满警惕和提防之心,但与此同时他又能犀利地洞察出其他人的心思。总的来说,他热爱艺术,将其视为生命。
总而言之,这个结局并不令人满意,但和本文的基调不相符合,如何去处理确实并不简单。不过本书仍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不再赘述。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