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本书后,我做了一个简短的小节目,并将讲稿简单整理作为一种记录。在做ppt的过程中,我突然想到,ppt是谁发明的,为什么它成为现在职场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我们的日常三件套中,excel在数据统计分析方面发挥着专业的作用,word则有着几千年的文字表述历史,而ppt却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表达工具。当然,在历史上肯定也有图文并茂的呈现形式,近代也有老式的幻灯片,但现代意义上的ppt是伴随着计算机的推广与发明在最近几十年中成为职场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工具。今天我想浅浅吐槽一下ppt的一些问题。
我们平时最讨厌做ppt的原因可以简要概括为两点。首先,内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它的设计限制了信息的呈现。通常,ppt采用线性的结构,每页只能呈现有限的信息,并且文字和图像的排版受到限制,这使得信息无法充分表达和传达。另外,ppt过于依赖装饰和动画效果,使得演示变得花哨而缺乏实质性的内容。这种过度装饰的风格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而非集中于核心信息。另外,一页接一页展示的形式使得原有的紧凑结构被打散,观众往往会只关注当前页面而忘记之前的内容,导致信息传递效率很低。演讲者更多地考虑的是自己,如何更顺畅、更高效、更完美地展示,而非观众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内容。
然而,这种内在的缺陷或特点实际上是可以弥补或者修正的,并不是我们真正讨厌ppt的原因。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外在的,也就是很多人所批评的“干活的干不过写ppt的”现象。首先,领导喜欢ppt,喜欢这种重视宏观总结而非具体细节的形式,这种导向使得做ppt时大家会绞尽脑汁去迎合领导的喜好,而把有效内容的呈现放在第二位。其次,做ppt形式大于内容,这意味着时间花在了做ppt上而非产出上。做ppt是为了开会,而开会是为了把ppt做得更好,这样做ppt的人就会更有优势。事实上,ppt的本质是一种推销工具,而非严肃知识的传播,它的目的是让演讲者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而非让听众更好地接收信息。因此,它可以将会议的价值变成表演,而非讨论。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ppt呢?首先,很多人喜欢ppt是一种工具崇拜。人们过度依赖和崇拜这种工具,将其视为解决问题和达成目标的唯一途径。他们过于关注工具的功能和效果,忽视了工具的局限性和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其次,反对ppt不是反对逻辑顺序和层级结构。如果有严密的前后顺序和层级结构,ppt是合适的,但是为了做ppt,反过来总结这种形式就是过度的。第三,演讲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容的质量、相关性和完整性。正如有人所说:“如果你的数字很枯燥,那么你的数字就错了。如果你的文字或图片不到位,让它们在色彩中舞动也不会让它们变得相关。”另外,ppt就像一把绿篱剪,本来可以是一个欣欣向荣的自然内容花园,却被缩减为幻灯片上的要点或未表达的思想外壳。大多数演讲令人头昏脑胀、平庸无奇,因为演讲者没有考虑如何将要点传达给听众。大多数演示文稿就像把自然世界简化成了英国的树篱,没有灵魂,没有背景。为了简化做ppt的工作,人们去找模板,这既提供了美感,又限制了思维。然而,如果ppt模板只是为了美感,那就是多余的工作;如果ppt模板是为了提供框架,那就是错误的。
当然,ppt确实有很多好处,我们对ppt的讨厌更多地是因为讨厌领导和职场环境,而不是这个工具本身。要改变这个大环境,只能从我们自己做起,然而这确实很难,不仅仅是演讲者的问题,也包括观众的问题。尽管我们可以自己决定如何做ppt,但为了迎合观众,我们还是会做很多妥协。
最后,我想讲一个搞笑的小故事,瑞士还成立了一个“反PPT党(Anti-PowerPointParty)”,已经是瑞士第八大党了。希望他们能早日成功(笑)。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