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虽然为义和团运动历史研究类,但完全可当作了解义和团农民起义的历史书来读。因为文中引用大量当时历史的真实记载,并且年份翔实,读来完全可以再现1890-1900这十年的情景。
1、对历史做的评价很少(比如运动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比如对反帝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等等。中国学者关心的问题在于对中国后世的指导意义,西方研究不关心。),大部分是通过客观史料记录,探究运动的时代背景、发生原因以及发展逻辑。
2、书中普遍比较注意历史发生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中国学者则比较偏重按流程记事和总结规律。“历史变化过程看作是具有主观意识的历史主宰者与客观社会结构之间的辩证。”)
作者成书的逻辑也很简单:基本全书是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史料,依次考察义和团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1-3章和第7章(地理区域、经济情况、阶层分布情况、流行民俗及文化、外国侵略情况);组织演变包括发生原因和发展逻辑的论述4-6章和8-9章;义和团运动的最终形成第10章。至此结束。
书中比较有意思的观点: 1、义和团运动诞生在鲁西北。 鲁西北士绅阶层的缺失导致社会稳定性变差,盗匪数量增多,异端活动盛行。人们迫切需要自卫保护,“刀枪不入,降神附体”有天然吸引力。
2、义和团和基督教的冲突是多政府冲突的表现。 基督教尤其是天主教的传教士和传播,是借由外国势力天凌驾于清政府的基础上进行,加之清廷软弱,成了一股代替政府的政治力量。(教徒加入多因为能够在社会政治中保护自己。而一些不法之徒比如盗匪加入,则使宗教成为了保护伞。)另外,普通小地主小士绅为保护自己,则形成拳会团练武装即义和团的雏形,形成另一股代替政府的政治力量。(而社会财富在帝国主义强悍的背景下倾向于教会,则会产生暴力争夺的斗争。)一些特征性的传教士和义和团人物更加加深了矛盾。
两者争夺社会上的财富而产生不断激化的矛盾,最后演变为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
3、义和团的运动相对其他农民起义来说,没有明显的首领特征。 即杀死一处的领导者并不会根本性结束这场运动,另外其他地区会很快出现新首领,会在新的地区把运动复兴起来,并且有可能愈演愈烈。
本书的文字准确度非常高,值得推荐!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