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有益的活动,它能帮助我们放松心情、集中注意力、修复身心,并有助于个人修养。在《大学》中,提到了知道适可而止之后才能有定力;有了定力之后才能静心;静心之后才能安定;安定之后才能思虑;思虑之后才能得到成果。事物都有起点和终点,了解事物的先后顺序,就能走上正确的道路。诸葛亮也提出“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观点,晚清重臣曾国藩也是静坐的忠实践行者,他的“修身十二条款”中就提到了静坐的重要性。苏东坡也有关于静坐的优美诗句:“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明朝心学祖师王阳明也说过:“初开始学习时,心思飞快,心猿意马,不停地想着一些欲望。先教他静坐,安定思虑。”现在,不仅是在古籍中,就连在网络上搜索“静坐”相关的内容,也可以找到各种关于静坐方法、说明和解密的文章。如果你已经长时间坚持静坐了,那还好,但如果你是个新手,那些深奥的解读和解密可能会让你心生向往,但同时也可能让你退缩。然而,这些解读的可信程度是让人难以置信的。在我开始每天静坐一年之后,我找到了南师的《静坐与嗅到》这本书,它是南师关于“静坐”的论述和观点,更多地是南师对静坐的体验。对于静坐爱好者来说,这本书让我们了解到了静坐的全貌,给了我们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甚至,对于我们在静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状态表示出了不满,给出了应对的方法。每篇文字都很简短,解决了一个问题,让人易于理解。南师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于静坐爱好者来说是一种福音。例如,对于静坐会导致走火入魔的问题,对于初次接触静坐的人来说,这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劝退的因素。毕竟,静坐的目的是增强我们的精神力,如果因此而出现神经问题,那肯定得不偿失。在这个主题的讨论中,南师明确告诉修行者,静坐不会导致走火入魔,如果出现精神问题,也不是静坐引起的,更有可能是我们身体早已存在的疾病导致的。静坐后,可能会感到酸、痛、冷、热、胀、麻、痒等感觉,初学者可能会比不静坐时更烦躁、不安,这可能会导致放弃。南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接地气的解释,解开了初学者的困惑。有过静坐体验的人都会对丹田、脉轮、气脉等神秘概念感到好奇,南师在书中也谈到了这些,尤其是那些已经感受到气机活动的人,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地方,产生幻觉、联想等心理现象。关于静坐中“守窍”和“炼气”的问题,南师提醒修行者要理性对待,不要被这些概念误导得太深。南师还从医学角度解释了七个正确的坐姿要求和原理,帮助那些还没有培养良好坐姿习惯的人纠正错误姿势。静坐可以给我们带来内心的宁静和身体的舒适感,但南师再三强调,不要神秘化,也不要妖魔化。这本小册子可以满足所有静坐爱好者关于“静坐”的一切问题。与其在网络上寻找那些不知真假的个人体验,不如打开南师的这本小册子,开始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