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读过一些关于上野千鹤子观点的零碎文章,所以对一些观点并不陌生。但是直到现在我才完成了这本可能会“令读者不愉快”的书的阅读。这本书不是一本严谨的学术研究,而是作者以一些社会和心理学理论来分析社会现象和文本。我个人觉得有些文字写法过于主观,有时以个案特例来概括整体,我希望能看到更为严谨的分析。但是尽管有此缺点,上野提出的很多观点在十二年后依然能引发冲击和共鸣,值得我们反思。因为她分析的许多现象在今天仍然是存在的常态。
阅读后的几点感受:
1. 在男性同性社会欲望和性别二元化影响下,对男性和女性的社会期望存在差异。对于那些不符合社会期望的男性(特别是男同性恋者)和女性,经常有带有偏见的评论,这实际上是厌女症的表现。我们应该反思女性对自身和其他女性的厌女症表现。上野在书中对“女校文化”和女性身份“他者化”的分析非常有意思。根据上野的研究,女性之间竞争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争夺(通过男性)获取社会资源的“雌竞”。评论“小三”的现象、对“政治强人”的“慕强”心理、对领导者能力的评价以及对男女领导者的不同对待,这些现象通常反映了父权制的影响。追溯下来,这些问题最终都归结于资源分配的丛林法则。
2. 家庭关系中存在厌女症。母亲在家庭关系中的地位、母亲对儿子和女儿的差别对待、母女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父亲对女儿的影响,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受到的待遇都会影响家庭关系,反之亦然。即使在欧美地区,女性就业平等和家庭分工的观念有所改变,但很多长期以来的偏见并不是那么明显。这也让我反思了自己的家庭关系和教育。即使我原生家庭和现在的小家庭都没有太多传统的男女偏见,但我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我和伴侣之间的相处,以及我对待孩子的教育态度,还是时不时地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3. 男同性恋者和女性同样受到父权压制,尽管男同性恋者和女权运动有那么一些联系,但两者的诉求并不完全一致,不能简单地结成联盟。在受到压制的男同性恋者当中,也经常存在厌女情结(尽管上野指出,男同性恋者并不是因为厌女而存在的)。近年来,对性别多元化的讨论越来越多,接受程度也有所改善。然而,在一些方面,性少数群体的诉求与女权诉求存在冲突。实际上,我们无法回避资源分配的丛林法则。如果我们打破性别二元化的结构,改变现有性别方面的资源分配不公,我们是否能在不可改变的丛林法则中取得某种平衡?最近,对不同领导力的讨论越来越多,特别是将共情能力和脆弱性看作领导力中重要的因素。这些讨论对于长期以来的“慕强”文化是否能够带来改变?
4. 语言和文本中存在性别偏见的问题。近年来,对此进行的讨论也越来越多。语言和文字本身就具有社会性,背后的“约定俗成”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女性主义的文学批评并非上野首创,但在日本文学批评中,上野是先行者。她提到,在阅读一些文学作品时,发现其中存在厌女的迹象,这被视为了解男性厌女心理的一种方式。我赞同上野的态度,阅读文学作品并不意味着完全赞同作品或作品中的角色和行为,而是通过阅读去了解,有时是了解与自己相似的,有时是了解不同社会、时代的人物的生活、心理和文化。然而,很重要的一点是,文学批评并不等同于“批判”和“审判”,了解和认识一部作品以及其所处的时代和作者的局限性总是有价值的。作品的局限性并不意味着失去了价值和意义。相反,一部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往往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些过去被忽视的作家和作品(特别是许多女性作家)在今天被
- 波伏娃的《第二性》 - 上野的《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和《活下去的思想》 - 《Wordslut: A Feminist Guide to Taking back the English Language》 - 《Ethics of Sexual Difference》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