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被世人尊称为“诗圣”,自有他享此称号的理由。但如果不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尤其是他的晚年遭遇,身临其境思考杜甫诗词创作时代背景,就不能领会到“诗圣”背后的真正意义。
想读懂“诗圣”,走进杜甫诗词营造的内心世界,马鸣谦老师的《征旅》不容错过。
《征旅》是马鸣谦老师“诗人传三部曲”的开篇之作。它描述了杜甫辞去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幕僚之后,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一路辗转嘉州、戎州、渝州、忠州、云安,并在夔州客居近两年的人生际遇。
离开成都那一年,杜甫53岁;登舟出峡离开夔州时,杜甫56岁;两年后,杜甫在由潭州往岳州的舟船上病逝,尚未过花甲之年。单就《征旅》集中描述杜甫最后的人生岁月而言,就足以体现出本书的厚重,以及内容的沉重。
无论是厚重还是沉重,都是杜甫人生的真实写照。马鸣谦老师选取了杜甫人生的最后五年无疑体现了对杜甫这个时期诗词创作的极为重视。无论是在诗词风格创新、思想蕴含、纠结的思想交流方面,马鸣谦都对杜甫及其诗词创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深刻总结。
《征旅》说是小说,但更像是由杜甫自己亲手写下的回忆录。自由而真实的语言表达、简洁直接的对话、对景生情的惆怅、不知疲倦的创作以及难得的欢乐时刻与朋友们的畅饮,这一切凝结成了杜甫深处山峡中的生命印记。就像一幅画,刻画在山峡之间,随着长江水流直奔前方。
在夔州的两年里,杜甫过得很困苦。但是苦也要看作两面。生活上的苦包括缺食少药,给杜甫带来了疾病的困扰,他经常为了生存而奔波,远不能像李白那样自在纵酒。但正是生活上的苦,加深了杜甫对生活、政治以及国家兴衰的认识,反映了连年战乱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丰富了杜甫诗词的内涵,使得杜甫的诗词充满了悲天怜人的情感。这也是杜甫的诗词能够在朝堂内外流传的原因之一。
在夔州的两年里,杜甫也从苦中寻找乐趣。这种乐趣包括与当地朋友的交往,与他们一起饮宴,与曾经在夔州的旧友见面。这种交往使杜甫了解了峡中及山峡之外的信息,并融入了当地环境。此外,耕田也是一种乐趣。在补充药物和粮食的同时,杜甫深刻体会到了战乱时期农民的艰辛。还有,在无法外出的时候,杜甫通过回忆过去来寻找乐趣。通过回忆,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到杜甫的人生细节,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杜甫提供了更多证据。
在夔州的两年里,杜甫的诗词创作发生了新的变化。虽然一开始杜甫对当地土著的生活习俗不太适应,并且与他们接触较少。但随着搬家、管理田地等事务的逐渐增多,杜甫逐渐领略到了少数民族的异族风情。虽然对山歌的内容不以为然,但山歌的旋律却启发了杜甫的创作思路,诗词风格逐渐改变,开始出现了有组织的长诗。与此同时,当地土著的祭祀仪式也给杜甫带来了极大的触动。在汉人眼中,夔州土著的风俗习惯似乎有些落后,但事实证明,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不同文化的交融将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杜甫诗词风格的变化是其中之一。
在夔州的两年里,杜甫的诗词所表现的情感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浓烈。尽管生活困苦,杜甫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尽管他不愿与武人交往,但为了生存,他必须参加社交活动。然而,杜甫仍然忧国忧民,渴望参与朝政的想法始终未变。离开严武幕僚,沿着长江出入峡谷,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北上。尽管夔州府主柏茂琳对他青睐有加,但他还是婉拒了入幕的邀请,坚持离去。从杜甫和柏茂琳的结局来看,很难说杜甫离去的选择是对还是错。毕竟,柏茂琳后来因病辞官,不久去世,而杜甫则辗转多次,病逝在江河之上,至死无处安放。
从成都的杜甫草堂,到夔州的赤甲宅地,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