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自2016年第一季播出起,此后每年冬日都如约而至。观众与选手一起,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而月初上映的《长安三万里》,以唐朝为背景,从高适的视角回忆他与李白等人的过往,再度掀起了唐诗的热潮。据统计,全片共出现了48首唐诗,其中6首在片尾画卷当中。对于诗人的形象设计也参考了唐俑、唐代壁画和古画中人物的比例和造型,形成了因“尚武”而上半身雄壮有力的“唐风造型”。
对于诗词和诗人的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部分,而我们要做的,是为孩子们提供走进诗词、亲近诗人的契机。
书名:《语文书里的大诗人》 作者:兰川、常迎春 出版:湖南教育出版社
《语文书里的大诗人》系列是专为小学生编撰的诗人传记,以“诗人小传”为线索,串联起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词。
第二辑 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父为苏洵,弟为苏辙,父子三人并称“三苏”。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1061年苏轼参加制科考试,入朝为官。1066年苏洵病逝,苏轼兄弟还乡守孝三年。三年后还朝,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苏轼的许多师友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让御史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于是苏轼请求出京,任杭州通判。本还有些郁闷的苏轼得见杭州美景,豁然开朗。1072年苏轼在西湖边上的望湖楼上喝酒,目睹了一场阵雨,写下《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1073年,苏轼为心爱的西湖写下《饮湖上初晴后雨》。1074年,苏轼被调往密州,常练习骑射,作《江城子·密州出猎》展现一番豪情和赤胆忠心。1076年中秋,苏轼想到难以团聚的弟弟苏辙,感慨万千,写下了传唱至今名满天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79年,苏轼经历了人生的转折点、历史上著名的“乌诗台案”。被贬黄州后,苏轼仍然泰然自若,写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此后苏轼回朝,外放,复回朝,又遭贬斥、流放,一生跌宕。而他始终保持着乐天精神,将豪放之气带入宋词的创作,为后世留下荡气回肠的千古名篇。
诗家夫子王昌龄、诗魔白居易,他们的人生故事,同样藏在诗里。
紧跟教材重点,弥补教材缺憾,融汇古诗背后的文学、历史、地理知识,立体展现经典古诗诞生的历史背景。
生动形象、轻松有趣的语言,配合精美插图,图文并茂还原语文课本里诗人的创作背景,让孩子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领悟、记忆诗歌。
让孩子在听诗人故事的过程中,和诗人相识、相知,从而赋予对诗人的同情心、同理心,进而认同、欣赏、喜爱诗人笔下的诗作,最终培养品读古诗词之美之趣的能力。
语文书里的大诗人 9.5 常迎春兰川著青豆书坊出品/2023/湖南教育出版社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