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历史哲学类的书,其中陈列了许多概念,但作者并没有用概念来搭床架屋。相反,他尽力对每一个抽象的词作出具象的解释,逻辑紧密,环环相扣。书中概念和理论并不单单适用于史学、人类学,它们具有更广泛的实践场景。
尤其是本书开篇论及的认知破茧。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术知识背景使我们对同一“事实”产生不同的观察与认识,如《道德经》所言“曲士束于教”。观察者脑海中的“已知”正在无意识地进行信息的筛选与屏蔽。因此,观察者既可能被限制思维的广度,例如惠施看待五石之瓢;也可能失去对事物迭代衍生的想象力,例如《幕后之人》作者对互联网发展的感叹:“假如你一味沉浸在某种技术的独特体验之中,很可能会失去对它的迭代、更新和衍生的想象力”。
“破茧”是批判的起点,作者在此基础上引出对历史建构的反思,提醒人们意识到典范历史的建构过程以及核心与边缘的区分。
这个二元区分与作者的重要观点密切相关。边缘较核心而言在生产力等各方面发展缓慢,因此在食服、行为等各种社会表征上也更新较慢。它造成了“边缘成为民族的承载者”或“民族的承载者处于边缘”的印象,该印象又进一步强化产生这种印象的社会情境。
对这种表征与本相间循环强化的理论,作者着墨尤多,论证过程层层递进:
第一层来自具体的田野调查,即前所述,某特定的人类生态使某群体表现出相应的表征,该表征又强化该特定的人类生态。
第二层是对文本的表征分析。在认知破茧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认识到文本是被建构的。对建构前、建构时的“抉择”做结构性的分析,得以“窥探文本中隐藏的社会情境”。对“抉择”的关注意味着不只看到被选中的、在场的,还留意被忽视或被剔除的,后者令我想到人类学著作《森林如何思考》中的“构成性不在场”。
以司马迁的《史记》为例,作者手把手教了探索文本形成之情境的方法。本书分析了《史记》体例结构与成书年代王朝结构的一致性,认为《史记》的写法反映了司马迁对现实社会情境的深入体认与“摹拟”。故文本是表征,建构文本的社会情境是本相。
第三层扩大到“历史”。历史是人们基于特定社会现实所建构的,是对当下社会情境的加强与合理化。换种方式说,社会现实遮蔽我们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由此建构的历史反过来也遮蔽我们对社会现实及其变迁的敏锐察觉。进一步讲,我们对身份认同也来自被建构的历史和对历史的建构。
作者还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解释建构的过程。少年Pi讲述了两个故事,一个是人吃人,一个是动物的版本,而记录员选择相信后者。这在电影中表现为包含了“动物性”与“神性”的人对人类“神性”的建构,而这也被理解为是理性的选择。在历史上,类似的选择正是人们对历史的建构。很典型的一个例子来自《翦商》,其中讲述了周公对商朝人祭文化的历史事实选择了隐藏。
这本极为优秀的著作中值得学习的除了前述这些有趣的论点,还有作者做学问的方法。
我注意到他对多种材料的调取。不仅有来自田野调查的部分,还有广告、影片、日常生活细节等,这使得他的学术更具备对尘世的关怀,没有讨人厌的故弄玄虚。这说明作者始终以“化熟悉为奇特”的眼光在观察日常生活,所以能够收集这些素材写在书中。
最后再到《史记》这里来转一圈。作者王明珂教授研究了《史记》文本的“抉择”,可以看到西汉帝国情境结构骆玉明教授同样评价司马迁为“一个忠于生活的观察者和深刻的思想家”,并认为司马迁“将著述历史视为生命的完成,是一位知识者对君主的淫威和残酷的命运所能采取的反抗形式”。可以看到,两位学者分别指出了个体对社会现实的无意识遵循与有意识反抗。
通过对比我们或许更明白作者所说的“老茧”。人们常意识不到认知上的“老茧”麻痹了感知。去掉老茧,为的是产出“具有反思性的知识”,不再循环强化某些不当的社会现实。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