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说“文无第一”,即使文学界有诺奖的存在,也很难评定哪一部作品是最好的。但是个人喜好却有偏向性,即使一部作品不完美,却也可能成为某些人心中的偏爱。我相信,每个人的书架上都有一本特别喜爱的书,这本书可能并非最优秀,甚至没有获奖过,但它在某个阶段、某个时期与你建立起精神上的联系,或是抚慰了躁动的心绪,或是拓宽了狭隘的视野……总之,这本书成为了你的“心头好”。
对我而言,乔治·奥威尔的作品就是这样的存在。第一次读他的作品是在大学课堂上,坐在教室的后排,用一节课的时间读完了《动物农场》。虽然错过了一堂课,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精神洗礼远胜于那节课。
第二次读他的作品是在病榻上,身心俱疲之际,我翻开了《1984》,断断续续读了整个夏天。我读得慢并不是因为这本书很难理解或者很厚重,而是因为我无法在短时间内承受如此强烈的精神震撼和思想碰撞。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在这本书中所见到的东西,它像是魔咒,又像是预言……很难想象这本写于1948年的杰作是如何洞察到时代的问题,直击了百年后甚至更久的社会。
《奥威尔读书随笔》是我第三次接触他的作品,它依旧犀利、冷峻,仍然超越了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个体正在走向消失的时代——或者应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个体不再幻想拥有自主的时代。”在《文学与极权主义》中,他强调了极权对自由思想的伤害,对文学自由的限制。“每一个艺术作品都有其意义和目的——政治的、社会的或宗教的目的——我们的审美判断总是受到偏见和信仰的影响。”在《艺术与宣传的边界》中,他谴责了宣传对艺术自由的收编与管控,并坦陈了文学评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他坚信,“在一个语言堕落的时代,作家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抵抗暴力和承担苦难的意义上做一个永远的抗议者。”他如此说,也如此做,成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多一个人阅读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朋友们,去读读奥威尔吧,去感受他笔下的极权社会,去体味他向往的自由世界。炎炎夏日,让我们一起畅游书海!我是咖啡不懂茶,很开心能够与你以书结缘!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