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除了老歌里唱出的心情,当然还可以加上,越理解卡夫卡……
初读《变形记》还是小学生,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奇妙。我那时候居然也能读懂,我看到的是不愿成为家人拖累负担的焦虑与恐惧。暗合了小小的我读书学习时的心情,我多怕没有一个好成绩辜负了父母的付出,可偏偏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优秀……
再后来学校指定的课外阅读名家名作书单里也出现了这篇,老师解读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虚伪”、“格里高尔变形之后的悲惨遭遇,有力的控诉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冷漠无情和赤裸裸的利害关系”。你知道这样的批语没有错误,但却“伤害”了作品。
成年之后,重读,我体会到了更多,更多“说出来矫情、不说委屈”的不足为外人道。
然后是《判决》,故事从安静着给友人回信的青年开始,接着故事告诉我们他还很优秀,没有一丝犯罪或阴谋的意味,我看不出有什么会招致法庭或官非,然后故事急转直下。对老父的日常问候,渐渐演变成一场力量不均等的“霸凌”……悲剧就这样,迅猛而无法避免的产生……
父与子的形象固然充满象征性,别有深意,比如文学理论书上说的“一般认为《判决》体现了父权的压制与反抗,没有什么比衰老但依旧强势的父亲形象更能表达这一主题的了。”但抛开这些深层次的内涵不谈,只看表面的亲子关系,也足够让我共情。不,岂止是我,还有你吧还有很多人……
第三篇《饥饿艺术家》,据说卡夫卡在去世前重读此篇时,都不禁声泪俱下。这是比自传更能说明他所思所想的心灵独白,他在日记中多次写到,“文字是他不得不去背负的责任”。和饥饿艺术家诚心地表演饥饿一样,卡夫卡把写作当成必须承担的使命,活下来的理由是写作,将自己困在这唯一的选择里,也坚定地信仰这个唯一选择。
而我没有这样苦行僧般高尚的觉悟,我只看到孤独,人这一生,行走在旷野抑或幽闭在牢笼中,说穿了同伴都只是自己,没什么真正的理解,只看你是否选择放弃自己的立场。
这个时代,我们越发需要卡夫卡。
因为遥远时空中,他书写的都是今时今日的心情。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