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一位业界公认的战争史方面的大家。我能理解他对于战争史的热爱,以至于他对于那句著名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充满了不满。他认为政治是政治,战争是战争,战争凭什么只能当政治的小跟班。因此,他提出了自己对于战争本质的见解,认为“战争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为了向读者传播他的这个观点,这本书才被写了出来。
解读者将战争分成了“石肉铁火”四个阶段,来分别讲战争是如何表现文化的。
第一阶段是石。原始社会的战争主要依靠扔石头和扔烧硬木块。作者重点讲了两个文明的战争形态,一个是毛利人,他们的战争主要是复仇战争,复仇是战争的文化表现。毛利人从小就被教育不能原谅仇人,一定要复仇。复仇可能持续几代人,而且复仇的形式非常具体,包括杀伤仇人、吃他们的肉,再把他们的头颅挂在城墙上。原始社会的战争手段比较低效,杀伤力也没有那么大,但是很有程式感,目的是为了限制战争的规模,让文明不至于被毁灭。
第二阶段是肉。这里的肉主要指战马,马的引入大大提高了战争和杀戮的效率,体现出了游牧民族的优势。此外,解读者提到了一个中国的案例——战国时代,楚国人口最多,但战斗力并不是最强的原因在于楚国位于南方,地势多为丘陵,很难养马,所以没有骑兵,战斗力相对较弱。相比之下,北方的赵国与匈奴接壤,通过“胡服骑射”学习了游牧民族的养马和射箭战争方式,因此战斗力大大提高。有一种说法是,中国历史上一直是北方政权统一南方政权,“北伐”很少有成功的,似乎还有那么一点道理。
第三阶段是铁。铁器首先大规模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为战争提供了更多的军粮等后勤补给,使战争规模得以扩大。更进一步的是,铁器广泛用于战争,如长毛、盾牌、铠甲等战斗装备都是铁制。一个国家的冶铁水平的高低与其战斗力密切相关。
第四阶段是火。现代战争采用火药、飞机、大炮和战斗机,甚至到现在的核武器。战争的毁灭性体现无以复加。作者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死亡人数约为1000万,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约2000万,第二次世界大战则达到了7000万。战争的能力已经到了能毁灭文明的程度。作者认为,这个时候,人类文明需要重新审视战争和文明之间的关系,文明需要再一次发挥抑制战争的作用,避免人类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