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书,我感受到了新风的扑面而来。
首先,人类对于生命的学科认知旨在探讨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特征以及生命的演化过程。这一认知经历了三次变化。第一次变化是从细胞水平的观察出发,复杂细胞并非经由传统的自然选择演化而来,而是通过“嵌入”实现的。线粒体和叶绿体虽然源自细菌,但它们已经不再是细菌,因为大部分对它们自身存在必需的基因都储存在细胞核内。第二次变化是从分子水平的观察出发,相似特征背后是蛋白质的相似性,也就是所谓的“蛋白质分类学”。这种相似性是由基因型决定的,而这种比较物种特征的方法被称为种系发生学,其背后是遗传学的“相似”。第三次变化是从基因水平的观察出发,以整个生物基因组为研究基础。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三域系统:细菌、古生菌和真核生物。在真核生物中的植物、动物和真菌之间的差异非常小。
其次,生命的定义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并非必然。因此,我们不能用静态的描述来界定生命,甚至不能做出无条件的描述。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命才能清晰地表达出来。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特征也与此相关。生命的定义不能仅仅基于现有的确定性知识来推断历史。过去关于原始汤和新陈代谢的概念都有例外,因此生命的定义必须借助环境才具有意义。这里提到了环境的慷慨程度,非常有意思。并且,由于生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所以生命时间轴的划分是有模糊性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生命进行划分。细菌出现后,生命的演化停滞了15-20亿年,直到真核生物出现,生物复杂度和多样性才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真核细胞的出现打破了结构的限制,作为共生产物,线粒体的出现对生命演化的复杂性具有重大意义。两性对于种群的繁衍和维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确保了复制个体的质量,另一方面确保了复制群体的兼容性。
最后,作者在阐述系统知识的同时,也给出了一些思维启迪。首先要认识到研究的局限性,这既让我们的研究更加透彻,又让我们意识到自己认知的局限性。其次,生物学规律之所以相对于物理学而言较为脆弱,是因为所有的研究都是以地球为样本,而面对宇宙的浩瀚,我们需要更广阔的视野和思考方式,才能深入了解生命。最后,我们不能满足于对现有现象的逻辑自洽,而是要逆向思考,从否定中寻找答案。很多假说都是通过猜测而得出的,这样的验证才具有意义,也有助于人类对真理的认知逼近。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