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画发展初期的历史条件奠定了古典色彩画的写实倾向。15世纪的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思想出于对宗教的批判,有着关注社会现实的积极要求,许多著名画家开始对当时生活中的人物、风景、物品进行观察和直接描绘,使宗教题材的作品含带明显的现实世俗因素。
古典色彩画在整体上是色彩语言等因素共同综合运用的结果,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在此基础上对某一个或几个因素特别注重,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画家比较注重明暗法的运用,画中景物的暗部统—笼罩在阴影中,明暗交界线呈柔和的过渡。比如达芬奇的《岩间圣母》是这种风格的代表。
17世纪是欧洲古典色彩画迅速发展的时期,不同地区、国家的画家依据自己生活的社会背景、民族气质,在色彩语言上进行了不同的深向探索。17世纪的—部分色彩画强调了色彩的光感,运用色彩冷暖对比、明暗强度对比、厚薄层次对比进行光感的创造,形成画面戏剧性气氛。同时期,笔触的运用也被许多画家侧重探索。17世纪的画家注意到笔触的运动受创作时心境和情感律动的驱使,画家在作画时能产生控制笔触动势的情感,笔触的轻、重、缓、急和运动方向不仅使被塑造的形象显出生动感,笔触自身也具有艺术表现力。
从18世纪开始,色彩艺术也同样在社会、文化、科技等多元因素的冲击下,有了翻天覆地、摧枯拉朽的变化。更多的流派、更多的思维、更丰富的创作、更深刻且影响更广的理论,激扬、解构、反叛,争奇斗艳、百花齐放。
19世纪的欧洲色彩画出现了有明确艺术主张的流派,虽主要体现在艺术主题和内容上,但色彩画技法也相应各具面貌。如新古典主义注重画面中物象造型的严谨与坚实感,符合古典传统的造型法则;浪漫主义围绕悲剧的主题,力求以色彩、笔触因素和构图中运动式线条创造画中情节的紧张感;拉斐尔前派注重对画中人物心理情绪的表达。
从19世纪末叶开始,西方色彩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色彩画比较狭窄的艺术功能和—体化的写实手法已经达到自身体系的高度饱和,因而在哲学观念、艺术观念的变革中趋千解体。色彩画不再以模仿自然、再现自然为艺术创造原则,艺术家自由构造的色彩画艺术形象被视为新的真实,艺术家不再通过色彩画形式如实描绘自然,而将色彩画形式以想象、幻想等方法构造作品。
略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