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惊讶于一本大部头名著竟然如此好读,一口气读完一本毫不费力。打破了我对大部头的难易程度想象,从前总认为部头越大越难读。
起初读的时候对人与人之间的爱情气息流动感到非常惊异,眉来眼去之间,彼此就已经互相知道对方的感情了。我都还没看明白,这里就有时代的“隔”。
小说从来没有避讳过这种暧昧感情的认识,反而是借人物之口大方道明。紧接着出于自身道德观念的束缚,对安娜喜欢上渥伦斯基觉得很不理解,怎么就突然喜欢上一个花花公子。前一天还在躲避渥伦斯基的追求,再过一天就沦陷了。
当然,知道这是安娜冲破社会藩篱,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对于自身主体性的确认。但是她一开始的寄托就是错的,渥伦斯基这个角色带有自身的局限性,花心不懂生活,带着对独身主义的追求,从一开始就有不想结婚的念头。当然卡列宁也不是一个很好的对象,死气沉沉,戴着面具般的生存方式,禁锢着安娜,让她感到窒息。不过我认为卡列宁是个合格的丈夫,懂得为家庭谋生存,但是他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安娜的悲剧,不同意与安娜离婚,导致安娜不能很好的和渥伦斯基在一起结婚生子过正常生活。他又很有责任心,到最后还收养了安娜的女儿。卡列宁是个有两面性的人。
列文和吉娣这条线是我比较喜欢的,两个情投意合的情侣,列文自始至终流露出的稳重,成熟,踏实,具备家庭责任感让我对他有很高的期待。吉娣也很懂得如何做家庭主妇,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列文探讨的生存,信仰问题,更是把这本书推向了更高的高度。虽然没有给出答案,但却给了读者无尽的讨论空间。
吉娣在国外结识华伦加那段,可以评为我最喜欢的段落之一了。害羞敏感的吉娣被渥伦斯基耍弄了之后,一病不起。但是华伦加却安慰她说道,每个女生都会经历这样的事情,无论什么感情都要落地,而不是虚无缥缈地追求自尊。应该要把力气放在对社会的贡献上,即使是女性,也依然有能力对社会做贡献。这种踏实,掷地有声的生活,是我所追求的。生活里一些虚空的东西只会让我们变得虚弱不堪一击,只有脚踏实地的参与生活,参与劳动,才能获得幸福,参透幸福的真谛。吉娣懂得了这种生活的意义,逐渐好起来了。并且之后照顾列文哥哥这个病人时的大方利落,干练纯粹也让我深深对她着迷。
相比较之下,安娜的生活就完全是一种观念上的,虚无的,充满占有欲的情绪生活。虽然和渥伦斯基在一起很幸福,但这种情绪是不稳定的,是会随时间消散的。果不其然,一段时间后,渥伦斯基也开始追求自己的独立性,让安娜觉得倍受冷落。落差感是导致她自杀的直接原因。安娜在陶丽来看她的时候,说错了自己的女儿牙齿长到第几颗,这个细节就预示出安娜的不落地。心思全在爱情上,生活在别处。众多哲学家都已经批判过爱情这东西,认为爱情就是虚无的,病态的,可是托翁却塑造出安娜这一爱情至上的形象,这也是文学的魅力之一。
简而言之,安娜也并不热爱生活,她热爱的只是看起来幸福的自己。一旦这个自己变得不幸福,她就受不了,歇斯底里,就开始偏执蛮横地质问渥伦斯基,将自己的不幸转嫁给对方。甚至最后以死亡占有对方,惩罚对方。渥伦斯基企图自杀,但终究没有成功。最后只能去部队,成为了贵族里唯一出路不同的那个。
安娜身上的确有女性主义所需要的勇敢,热情,追求自由,但更多的是悲剧性。
这和《红与黑》一样,是启发于一篇女子离开丈夫,和情人住在一起的新闻。足以说明,现实远比文学更为炙热,更为现实。但文学可表现的内容更丰富,可讨论的话题也更多。细节丰富了阐释。托翁也是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待安娜和渥伦斯基的,所以给二人安排一个悲剧结局。
这部小说并没有让我觉得很震撼,而是让我觉得很平常。我想起了包法利,还想到了《廊桥遗梦》。在我的三观里,婚外产生的感情,都应该是《廊桥遗梦》式的遗憾。因为爱情变成婚姻生活都是一地鸡毛,只有陪伴才是真挚的,子女教育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