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读过一些科学家写的科普书,让我意识到他们并不是一群冷冰冰的科学怪人,而是一群既有理性又有情感的人。他们对物质世界的感知有时候象文学家和艺术家一样细腻,在人文、宗教、哲学和历史方面也有很深的认知和思考。
尽管这本书被归类为科普和文学,但我认为其中更多的是哲学和宗教。作者通过自身的经历,回忆起多年前在缅因州仰望星空时的消融感,以及与整个宇宙的连接和融合,体验到壮阔永恒的统一和绝对事物的象征。这本书开启了科学与宗教、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对话。
读这本书时,我多次想起了四年前读张志伟的《西方哲学十五讲》中的人第一讲《智慧的痛苦》。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中,人们一直执着于用有限的生命去探索无限的问题。虽然知道这些终极问题永远不会有明确或统一的答案,也知道无法实现无限、绝对、永恒、理想和彼岸,但人们仍然坚持不懈地追求探索,一次次将自己逼入绝境,寻求终极绝对的真理。
作者说:“绝对是对物质世界之外事物的信仰。它不是科学,因为它不可证伪。科学是相对的,历史一次次证明,科学似乎只能无限接近真相,而无法到达真相。”我常常觉得,坚定的科学主义或许也是一种信仰。在一些科普书中,我读到许多物理学家坚持不懈地寻求大统一理论,希望通过这个理论推导出宇宙中的所有现象和知识。
果然,在《教条》这一章中,作者提出了“科学中心教条”,即物理宇宙中所有的性质和事件都必须受到法则的支配,而这些法则在宇宙的各个时刻和地点都是成立的。这难道不是一种无法被证实的信仰吗?科学家对这一教条的信仰格外坚定,所以每当出现无法解释的物理现象时,他们尝试修改这些法则,而不是放弃对“合法则宇宙”的信仰。这大约也是《三体》中科学家们自杀的原因——信仰的崩塌。这和宗教信仰极为相似,他们都渴望实现“绝对”。
科学杀死了上帝,这大约是布鲁诺被送上火刑柱的原因。人类开始面临宗教信仰的崩塌。历史进程无法停止,科学不断发展,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新的认知,但科学也带来了虚无和一个世界的缺失。原本永恒的信仰被发现也会终止,恒星——不朽与永恒的象征——终将消逝。相比之下,人类的寿命只是转瞬即逝,死后的天堂也几乎被科学摧毁,上帝渐渐被杀死。当尼采大喊“上帝已死”时,人类的信仰几乎崩塌,虚无主义开始蓬勃发展。
作者强调他是一个唯物论者,他知道没有什么能够长存,但他花了许多年在鲁特琴岛上寻找一切的意义,甚至进入哲学和宗教的领域去寻找。我在想,这是否是拥有智慧的人类的一种本能,明知没有什么能够长存,却仍然寻求一种永恒的意义,在相对的世界中渴望绝对,即便是科学家也是如此。
我也曾陷入过这样的深渊,看了很多哲学、宗教和心理学的书籍,长时间的思考后,我发现:是的,没有意义,一切都没有意义!但这个思考的重点是——我!我没有意义!我曾经崩溃过、抑郁过,但幸运的是我走出了那个低谷。就在今年,疫情结束时我明白了,没有意义又如何?我的体验、我的当下每一刻都可以成为意义,当下即永恒!明白这一点后,我发现一切都变得美好了。正如作者在后面所写:“上午10点56分:也许我该结束这次观察了。我觉得自己恢复了元气。世上的一切似乎都很美好,至少在这方寸之间。”
一花一世界,芥子与须弥无异。
人类的先祖仰望星空开始发展出哲学,各种学科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了现在的科学。而如今,科学家们在岛上仰望星空,又回归到哲学和宗教中寻找意义。
作者说:“我若是能在自己身体的每个原子上贴一个小标签,然后穿梭时空,带着它们回到过去,那我肯定会发现这些原子都起源于天空中的各色恒星。他们至今还是当初的模样。”我在几本科学家的书中也读到过类似的话。科学扫除了世界的神秘,但科学家又重新找回了宇宙的浪漫。
我们的身体和宇宙中的一切物质一样,都由138亿年前的星尘构成——一切都是星尘。这是我能想象到的最浪漫的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