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是因为只有五星。这部作品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对近现代哲学、心理学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刚刚阅读时,我感到非常惊叹,它持续地给思想和情感带来震撼。然而,在阅读过程中,当我深入了解当时的背景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的生活后,我陷入了巨大的矛盾困惑和痛苦中。我不能理解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笔下的理想之间竟存在如此巨大的不同。一个哲学家我可以理解,因为那毕竟是抽象的理论,但这部小说却书写了人的命运。后来,我勉强说服自己,这部小说对不道德、卑劣和软弱的人以及心理分析如此深刻,是因为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亲历的。
说回小说本身,这些人物都疯疯癫癫的,就像现实生活中的你我一样。大哥是这样的人,虽然他吃喝嫖赌、酗酒、玩弄小女孩、好吃懒做、打架斗殴、性情暴躁,但他有一颗好心肠(曾经在QQ上看到文学巨著的影子)。他的恶行是由于意志力薄弱的缘故,即使经历了生死风云,他也不会改变;二哥是聪明、刻苦、傲慢的人,对人生有着明确的规划并能坚持执行。可怜的是这样的人居然是有着思想理念的人,也是个有良心的人,因此无法完全沉浸在上流社会的小丑演员之中。当他的理念受到打击,良心受到质问时,他疯了(最痛苦的是那些处于中间地带的人,我们大多数人);私生子斯梅尔佳科夫在上帝早就死了的现代,可算得上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他用自己的理念,以自己生命的代价嘲弄了家族、社会和命运,表现出最恶毒而深沉的态度;小儿子阿廖沙是最清白、高尚、美好的存在,但关于他的故事总让我感到有些扭曲。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书中解释道,阿廖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早逝的儿子的名字,他对他寄予了所有美好的期望。原本计划还有第二部,主要讲述阿廖沙十三年后的故事,但是在这部小说完成一年后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去世了。然而,幸好那部小说没有写出来的感觉,从我的感觉和小说中的一些暗示来看,如果在未来阿廖沙沉溺于性爱,我会一点都不感到意外(而且一个单一的人物无法撑起一部深刻的小说,尤其是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善于描绘人性最阴暗、羞耻和可恶一面的作家),所以还不如将他停留在最清白的时刻。
然而,正因如此,阿廖沙对小学生们的期望,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读者的期望——要善良、要清清白白、要永远不要相忘——看起来有些苍白无力。
我觉得这种苍白无力可能是因为我并没有在基督教背景下长大,对上帝的感情处于微妙的状态中。事实上,无论是《卡拉马佐夫兄弟》还是《罪与罚》,主要讲述的都是一个不信神的年轻人面对生死和良知等问题时所经历的一系列故事。《卡拉马佐夫兄弟》比《罪与罚》更加深刻和完整。不信神的原因大致有三个:认为仁爱、善良等品质是软弱、顺从的人才会遵守的,超人并不需要遵守这种规则;认为信仰上帝只是一种逃避自由和责任的方式;无法接受现实生活中的邪恶行为,不愿意把审判的权利交给上帝。尽管故事的结尾是不信神的,但这些人物仍然有着自己的理念和对生命的超越追求,他们要么死去,要么疯掉,要么幡然醒悟(如《罪与罚》的主人公)。然而,在哲学上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关于不信神的思想,如超人哲学和存在主义。几年前,我曾着迷于存在主义思想,但最近我认真阅读了海德格尔的著作后,对它产生了一些不认同的感觉,甚至开始感到反感。难怪最后萨特要写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但这显然只是一种苍白的补偿,它没有动摇根基。我也明白了自己拒绝信仰上帝的原因,我拒绝把审判的权力交出去,拒绝被审判,拒绝原谅,也拒绝被救赎。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