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检。除了《隶韵所录汉石经残字》、《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目》、《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目二编》、《校碑札记》等几篇近于检索的篇目未收以外,本书基本包括了《凡将斋金石丛稿》的全部内容,同时增补了一些报刊和讲话。其中有些对理解《丛稿》的某些段落颇有参考价值。
如《从实验上窥见汉石经之一斑》,开篇说:“书籍之版本,莫先于汉之《熹平石经》。”此语初看有些费解,难道简帛时代的经书不算是一种版本么?其实马衡此处强调的是石经已经具有类似刻本的特性与功能。《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序》云:“世之言版本之学者,舍写本外,溯至五代宋椠本尚矣,然此犹非刻本之起源也。吾国版本之最古者,不能不推汉魏之石经,故阮元之校勘十三经,首采汉石经也。”其是非暂且不论,但得后者,前者之语意益明。
再如《中国金石学概要》中第八章材料处置之方法,缺,而《本校筹备考古学系之计画》中有针对搜集、保存、流传的规划,概要所缺者,正可由此窥见消息。
其他序跋杂文如《石刻名汇序》(411)论采访金石当更拓疆域,“今日视为无足重轻之石刻,皆后日重要之史材”,《为广西石刻展览会进一言》(457)论“金石之寿,有时赖楮墨以延之”,《抗战期间故宫文物之保管》叙故宫南迁经历等,亦皆有可观,不可以其未入《丛稿》而忽之也。
但《文存》体例,实不如《丛稿》整饬。丛稿分金石学概要、铜器、度量衡制度、石刻、石经、书籍制度、序跋杂文七目,以类相从,石经所以独立于石刻而另为一卷者,盖此乃马叔平精力所萃,而《文存》将之割裂数处,将总论诸篇置于金石学,又将跋尾列于金石跋尾,反不如《丛稿》体例之善。
此外,《文存》校字不精,由繁而简,时有舛讹。如“丛帖”讹为“业帖”(241),“翁苏斋”讹为“翁苏齐”(296),“兒宽”讹为“儿宽”(448),以未细看,恐讹字尚不止于此。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