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这本书之前,我想先聊聊自己在邂逅这本书之前,认识厌女的过程。
说到厌女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会想到上野千鹤子的《厌女》。我是在一个讨论《厌女》这本书的播客中对厌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仅此一步,我并没有踏出第二步。虽然说是”进一步的了解”,仅仅是流于表面,漫不经心,停留在一个”知道”阶段。
后来,我先后听了迪士尼公主系列的播客,分别分析白雪公主和小美人鱼背后的男权和厌女。这个间段,厌女的概念让我感到痛苦。庆幸的是,这个痛苦的阶段并不长。张春老师的一句话解救了我:厌女是遭遇,不是罪名。在厌女的大环境下成长,谁不厌女。虽然痛苦仍在继续,但我找到了出口,学会理解,不去钻牛角尖。
这边我想分享一下那种痛苦的感觉,是关于小美人鱼:小美人鱼向往陆地世界,或者说渴望融入”王子的世界”,但她却要因此付出无声的代价,放弃自己的声音,从此沉默。
接触厌女的几个阶段就好像:起初,我第一次触碰水面,好像有点儿意思;接着,我慢慢走进水中,水下是无法呼吸的窒息感;随后,我学会时不时探出脑袋,喘几口气,并再次潜入水中。至于有没有下个阶段,还有待发掘。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是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928年10月在剑桥大学做的两场面向女性的演讲,关于女性和小说。开篇,伍尔夫提到:在任何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上,谁也不要指望自己的观点能够抵达真理,而性别就是这样一个话题。——我想,伍尔夫想告诉女孩们,性别话题没有对错之分,不必愤怒,不必沮丧。女孩们只有去思考和表达,从中发现”自身”的局限和偏见。
这是近一百年前的演讲,我觉得不可思议,内心是震动的。早在一百年前,伍尔夫就透过现象看本质。我想,醍醐灌顶说的就是这种感觉。书中提到:几百年来,女性一直被当作一面神奇的魔镜,只要照一照,就能成倍放大男性的力量。书中还提到:拿破仑和墨索里尼要强调女性的劣等,如果女性不劣等,他们就无法膨胀。这就部分解释了男性为什么如此需要女性。——这是一个疼痛的话题,但它引发思考,而思考是关键的一步,也是实现飞跃的一步。
还是要强调,性别战和性别偏见下没有赢家,曼岛猫不是敌人。伍尔夫说:如果停下来咒骂,你就输了;停下来笑,也是一样。如果你犹豫,慌乱,你就完蛋了。
书中,伍尔夫描述了一个我觉得非常触动的画面:女孩和男孩一同坐上出租车。她说道,谈论性别话题让她感到伤神和割裂。我也是,我想很多人都能感同身受。所以不同性别之间(不仅是两性)的和睦相处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极大的努力,需要保持冷静,学会尊重。如果我有一个在乎的群体,那我会努力不去评价任何我不了解的群体。
可以肯定的是,阅读《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不是享受,甚至有些头疼,是一场脑力激荡。但好在它很短,我还是很推荐女孩们可以读一读。
书中还探讨女性的局限:没有自己的房间、不能拥有财富、需要生儿育女⋯⋯点出许多问题和问题背后的问题:男性的小说中出现的诡异混合(想像中她地位极高,现实中她微不足道)、女性的小说的滞后(故事围绕自身和爱情)⋯⋯《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值得一读再读,反覆思考。不同阶段可能迸发不同的理解。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