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阅读童话,童话会破灭;让孩子阅读科幻,科幻只会越来越贴近现实。
比如人工智能,曾经的科幻小说里它就是另一种遥远的文明形式,而如今却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么看来,科幻就是最贴近现实的梦想。
中国科幻小说的领军人物——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雨果奖和数个国际大奖,不过相对来说,《三体》更适合高中生和成年人去读。
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23年4月新出版的这套《刘慈欣少儿科幻系列》,对7-15岁的小学初中的孩子更友好。
这套书一共六本,彩插版,很精美,不仅适合阅读,还适合珍藏。
这六册书分别是《超新星纪元》、《流浪地球》、《时间移民》、《带上她的眼睛》、《中国太阳》、《乡村教师》。
每一册又包括数页炫酷彩色插图(六册共计120幅)、4-8个中短篇小说(六册共计32篇),以及物理学博士后、弦论女孩周思益的科学解读。
可以说对激发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有着不可比拟的成效。
《流浪地球》已经被拍成电影——2019年上映第一部,2023年上映第二部,据说2027年将上映第三部。足见刘慈欣及其作品《流浪地球》的魅力。
刘慈欣的科幻作品,底色是悲凉的,宏观上理性又冰冷,微观上却怜悯又哀叹,是用科幻的笔刀,雕刻出人性的光芒。
《流浪地球》里五千个地球派被处死后一小时,宇宙用实际证明他们才是对的——太阳氦闪爆发了;《带上她的眼睛》里沈静在地核十平方米的空间里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是彻骨的孤独;《微纪元》中人类精心保护的100支胚胎细胞瞬间就高温气化;《超新星纪元》里子承父业那么得理所当然——同样是稚子,挖煤工人的孩子继续挖煤,领导的孩子继续做领导......
刘慈欣写的科幻小说,带着抹不去的悲悯色彩。
人类在这悲悯中,一步一步走出“井底之蛙”的处境,一步一步探索着宏大的宇宙。
而孩子最好从小就能明白科幻的意义,那就是——人类的科技再进步再辉煌,也不过是宇宙中的一丁点涟漪,而宇宙再恢弘再浩瀚,也祛除不了人类留下的生老病死、爱情情仇的痕迹。
宇宙是浪漫的,也是大到我们无法想象的。
直至科学进步到如此辉煌的2023年,星空也仍然是遥不可及的。
所以刘慈欣会说:“浩瀚的星空永远能够承载我们无穷的想象力。”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