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空透明的时候,他嗡嗡地振动着羽翅,看我跟乞讨的人,怎样把硬面包分享。” —— 阿赫玛托娃《站在天堂的白色门口》
对一位作家进行访谈有多艰难,将作家访谈呈现给读者又有多艰难,从前看《巴黎评论》的作家访谈专栏就可见其一斑。且不说内心丰富如作家的访谈对象,与之交流通常需要极高的精神契合度和视野广阔度的门槛,就说采访者往往未曾或未曾尝试阅读、更遑论理解作家的作品,而作品文本才是作家对外表达的第一口径。
与作者超越作品文本的访谈形式,与其形容为求取“金针”,更不如是一场残酷的、对创作过程神圣性的祛魅。但总有人勇于做这件困难的事。比如《收获》杂志编辑、作家吴越的作家访谈类新书《必须写下我们》。
根据访谈对象和主题、题材不同,分为五辑内容,涵盖了同龄作家(或新生代作家)访谈、前辈作家访谈、国外著名作家访谈、非虚构作家或多人访谈以及非虚构作品。访谈中夹杂着对文本的批评,也夹杂着时代的追忆和个人的随感,比如采访班宇,回溯了班宇和自己互为时间尺度的写作生涯,畅快淋漓如秉烛夜谈。
更重要的是,吴越准备的问题和铺垫那么自然顺畅,看不出丝毫套路的痕迹,并充分体现了与受访者们同样敏感共情,谐趣雅致,潇洒狷介,她如此诚恳地阅读过作家们的作品,因而提问和起承转合皆由心而生,访谈进行得畅快,作为旁观者的读者也读得畅快。
吴越的后记中,用“鱼刺”喻示自己从小到大的身份之惑,身处频繁变迁的时代和永远保有异质性的上海,永远会有问题,那是面向“现成的人”的不信任和不满足,吴越自嘲以这样的方式去拜访受访者,而后者毫无保留地“将痛苦与裂变描述给我”,正是一个又一个真诚的答案,成为了变革的真正推动力。
于是每次访谈顺畅的原因有了答案,采访者的提问里包含着自我实践和自我反思。受访者的回答里包含着一见如故的交流欲和情感悬置已久而一朝得到安放的倾诉欲。
感谢吴越为我们端出这一盘来自作家们的硬面包,这是慷慨的赠予,也是流动的开端。
(2023.07.18)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