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是为了活着!这不仅是父辈和福贵看待死亡的态度,也是一种观念,一种活着的态度。
如果要和父辈谈论生死的意义,大概会得到他们不屑的回答:“我们当时连温饱都保证不了,每天都在饥饿中挣扎,吃过树皮、挖过草根。我每天只想着今天能吃到什么,能活下来就是胜利,没时间去想生死的意义。”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完全不同,物质生活有保障,所以我才会思索人生的终极问题。相比之下,我父亲小时候和年轻时的经历充满了命运的考验。
父亲讲述的故事充满了惊险与冒险,比如追火车、同学打架,甚至砍头飞篮等,这些在我们这个时代已是无法想象的。那时,活下来就是胜利,日子不可能再充实了。对于死亡,父辈的理解比我们更加深刻,一闭眼就过去了,快而简单。父亲学习的生物制药专业,曾经解剖过人体,也接触了生死问题的残酷。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导致我们生命起点截然不同,父亲的心理对生死已经麻木了。但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财富和磨练,每次父亲谈及从前,眼中都会闪烁着属于自己的青春岁月的光芒,虽毫无浪漫可言,但是却是一种燃烧的激情。
父亲所在的生物制品研究所,是新中国成立时便存在的八大研究所之一,在疫情中也是中坚力量。三年前,父亲退休前的最后三年,由于年龄的原因,他退居二线岗位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但我相信在他内心深处,他为参与没有硝烟的战争而自豪。他们是看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代,有爱国热情,这是我们所不可比拟的。
90后的我和父辈之间自然存在着代沟,但是感谢《活着》这本书给了我了解父辈的机会,因为工作和结婚后,父亲再也没有提过他的过往。这本书也许可以帮助我拉近与父辈的距离,因此我要致敬我的父辈。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