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京八平米》的时候,我正在搬家,两年以来第四次搬家。我重新独居,时间又非常紧迫。地上堆满了纸箱,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我躺在刚刚铺好的床上休息,并在休息的时候翻看这本书。我爬起来整理东西,然后再看下一章节。
“四叠半”这个词汇,我是在森见登美彦的书里第一次听说。之前我也读过摄影作者都筑响一的《东京风格》,对于这种空间大小,我从来没有觉得它小或者可怜。相反,我会对这样的生活产生一种向往。在周围越来越多的追求精致和占有的生活方式以及背后的特权意识后,我一直觉得拥有较少东西的生活是一种轻盈的自由。我会时不时地观摩那些过这种生活的人,并保持着流动的状态。这似乎是我为自由保留的最后一点抗争,同时也是一种希望的积累。我意识到,如果有一天我真的有勇气选择过这种生活,我已经为之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
与作者坚定的选择相比,在两种价值观之间反复挣扎的我,也经常感受到八平米生活的代价。有时我会感叹自己为什么要这么辛苦。不占有的另一面,有时是无奈,有时是麻烦、混乱,是无法控制的失序。很多时候,为了能够多花钱看展览、听我喜欢的音乐现场,去我想去的地方,我会主动选择那种不那么便利和舒适的生活。当我面对堆满纸箱的房间,无力整理恢复秩序时,我会想象如果我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就再也不用搬家了,那该多好。但真正的家在哪里呢?对于独居的女性来说,生活通常是残酷的。有时候让我觉得很奇怪,父母的家很难称为家,丈夫和孩子的家似乎也无法容纳全部的自我。如果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独自居住,恐怕所有人都会说你需要一个家,所以你的人生才算完整。
书里有一句话“我们眼前的平常是很脆弱的”,我认为所谓的圆满、幸福和和谐也同样是很脆弱的。这样想自由又让我感到可靠了许多。
作者离开北京回到东京,在陌生的故土上,住在四叠半的空间里,让整个世界成为自己的客厅,重建了一种生活,并再次与世界建立联系。在这本书里,我感受到了共鸣、自由甚至一种向往。但同时,我也能感受到作者在修整生活的过程中悄然流露的哀伤。因为经历过婚姻,所以不再憧憬。想要让自己与众不同,却发现自己生活在普通的层次之下。因为有限,所以不得不做出选择,放弃一些东西。还有那些在生命中总是会丢失的人和物。这些都是藏在八平米浪漫背后的一部分,也是我最喜欢这本书的地方。无论把这本书当做“八平米”生活可行的证据,还是都无法概括。最重要的也许是选择并承担。
但我更喜欢八平米,而不是只局限在八平米之内。我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关于八平米生活的故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