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读新出的独立漫画集《小地方》。内页照片是随手拍的,不加标注了。
7月7日记:
昨天半夜拿快递,终于收到了《小地方》,忍着困意一口气读完,第一遍的感受未必准确。就主题性而言,书的首尾两端是一致的,中段则有较大偏移,虽然是不同作者的不同诠释,但如果把4/5/6/8/9/10/11这七篇删除,剩下的短篇每篇都加上家乡的实名和照片(或一段文字阐述),可以聚焦于乡愁,整体性显得更有趣吧。这仅仅是试图从编辑角度的思索,并非对这七篇作品的否定。
之前感觉左马《幸福的桥》是他同期作品中相对弱的一篇,重看还是觉得信息量很足,尤其是乡村风景,人在其中生活的气息逐渐压不住荒芜和废弃的氛围,这点非常到位。幺爷爷写在店门口的手书,还有擦澡的细节是非常难得的描绘,加上两幕揭示其内在的精神性风景:燃尽的焰火盒子躺在荒地里,还有有些凄凉的夜色和桥,对这个乡村人物的展现是非常精彩的。不足之处或许是对话处理,结尾的屋内对话,其实我们是很熟悉的,小地方长辈容易上头,自卑又自吹的那个劲儿(本质是需要小辈恭维),我多少能体会,但总觉得对话是不够精彩传神的。也许左马可以考虑拿录音笔记录一下人们的日常对话,此外,如果忍心更俯瞰一些,或许能把幺爷爷这个乡村人物塑造得更好。
正义《记忆中的马耳山》文本出色,把山路比喻成干涸的河床,令人印象深刻,此外有些让人着迷的地方。对主角的处理有点像左马对幺爷爷的处理,都脱离了其余角色的造型,显得比较突兀,成为一种特色。个人感觉的缺憾之处是画面太过游刃有余,显得不那么尽力,虽然都好看,但可供回味的微妙就略少,最喜欢的是小超市那段。左马和正义的这两篇,是中国作者中我最喜欢的前两名,对长辈的情绪也恰成镜像,同样以酒为媒介,前者是长辈需要我的认可,后者是我需要长辈的认可,或许隔阂更为深刻,而和睦较为难得。
外国作者中最喜欢的是《根》,这也是我个人在全书中最感到在意的作品,虽然只有短短四页,可能是那种直觉和思辨兼备的敏感,在漫画创作中较为罕见。如果评论全部作品,势必会分高下,逐渐苛刻起来,所以可能不会这么做,但也可能不止评论这三篇。
7月18日补记:
可能因为成桦和正义本身是动画导演的关系,约稿中有多达十人的工作是动画相关,占了全书的半数以上,成桦和正义无疑是非常有趣的漫画作者,连续出版两人挑大梁的Papayep,我甚至觉得他们更喜欢漫画。但其它动画从业者(独立动画为主)就未必了,动画和漫画思维方式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本质不同。动画追求被动体验感,漫画则需要主动阅读,因此前者体现在漫画上很容易过于简单,过于直给。
《谢隆的叛逃者》,个人觉得只有题图的构成有几分意思,作为动画短片的话可以通过音乐和动起来的形式感成立,作为漫画实在乏善可陈。《青涩》看起来也像一个动画片段,作为漫画也有空荡荡的感觉。这篇黑色米青子老师特喜欢,我是觉得如果篇幅长达两百页,这三人相爱相杀,折磨人一点,可能会好看,青春小说吧,但也不是我感兴趣的方向。《拟态城》被黑师誉为画面担当,不过我觉得画面的微妙之处较少,所以没被打动。而且,不知是不是有先入为主的印象,还是觉得像动画,我觉得这篇可以诠释何为“直给”。书中多数动画作者,都给我一种并不亲近漫画这种形式的感觉,不是扬长避短,而是以短击长。
陈莲华《午餐》让人想起贺友直《贼说话》,形式和内容都有相似之处。陈莲华本名陈曦,其实是古早国漫中小有名气的旧人,大约二十年前活跃于北京卡通等漫画杂志,那时风格类似清雅些的桂正和(没想到吧),如今造型从美到丑,风格也由日式到国风,职业转向为动画导演,这篇更像是导演之余随手画的小品,在漫画上远不如当年用心——虽然不晓得印象里很不错的《如是我闻》(陈曦旧作)是否经得住现在的考量,但还是倾向于这个判断。
刘毛宁是其中的例外,也是动画导演,我觉得他喜欢漫画。《岗刘村记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