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与妻子出国旅行,一觉醒来,枕边却躺着一个自称是自己妻子的陌生女人。更可怕的是,手机里的照片、店铺里的监控视频都显示,这个陌生女人就是与他一起旅行的。甚至连最熟悉他们的酒店服务人员也纷纷“证明”这个女人就是和他一起入住的妻子。
电子信息、各种资料都可以人为造假,但要让亲眼见过他们的工作人员都相信这个女人就是他的妻子,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热映的影片《消失的她》里一个让人脊背发凉的情节。这种集体性的“对事情持有错误的记忆”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曼德拉效应”。
生活中经常出现“虚假记忆”,一切都是“曼德拉效应”在作怪。谁在篡改我们的记忆呢?一种观点认为,人类之所以出现虚假记忆,与人类记忆的缺陷有关。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人类虚假记忆的出现,与其过往经历相关。个体在经历过的事件中获得的认知因素,会影响着虚假记忆的形成。有研究表明,记忆的输出过程,并非被动地复制原来存储的信息,而是在此过程中进行了主动的重组。因此,人类的记忆是不可靠的,存在“造假”现象。在回忆往事时,最安全的处理方式就是理性而客观地分析问题,避免被虚假记忆蒙骗。
玄慧雯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本科学习期间完成了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工作期间完成了三级心理咨询师的相关培训与学习,美国留学期间完成了社会心理学专业的学习。她撰写的《曼德拉效应:令人细思极恐的行为逻辑》一书提到了10个自我认知偏差的心理学现象:瓦伦达效应、习得性无助、乐队花车效应、巴纳姆效应、路西法效应、自我服务偏差、沉锚效应、镜中我效应、库里肖夫效应、毛毛虫效应。
自我认知偏差一直都存在,只是我们没有留意到它们对生活的影响。通过了解这11个让人细思极恐的行为逻辑,我们似乎可以找到一些解释奇怪的人类迷惑行为的答案。帮助我们认识并摆脱内心的认知偏差,成为一个清醒、明智、聪明的人。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