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其实是桌面文档上忘了什么时候写的随手感悟,今天读觉得可以发一下)
之前听熊庆元老师的课程,分享了赵树理一篇小说,讲述地主如何被改造以及这种改造是如何被政治定位与宣传的。我当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即通过描写一个已经被改造的地主(王老三)的口来说服一个正在接受改造的地主,试图树立起整个政治制度的内在有效性。但我试图追问的是,这个已经被改造的地主真的是服气地吗?或者说,他对另一个地主(王老四)的劝告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吗?
熊老师的回答是提醒我注意“阐释的限度”——对于赵树理的写作本身来说,我的疑问是一个事实上并不成立的伪命题:因为赵树理从来没考虑过这一命题,他的小说服务于整个革命斗争,语言表达和情节结构是完全指向政治目的的,细节上的人物内心的可能的纠结并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
这正是文学和史学的差异和交汇点所在。当年鉴学派的长时段史学朝着后现代的史学模式转型,围绕事件展开的微观史学成为众多学者的心头好。他们执着于探索一个未决的历史事件或谜团所呈现出的与日常生活行进轨迹相悖的非常态,并试图以此回应和建构自身对于历史的观念和解答。文学的写作者和研究者们却似乎并不关心这些,或者说,恰如南帆在其他作品中所提及的,文学关注的是细节本身(当然这些细节在研究视野中有其阐释空间与现实价值)。“非常态”是一种定性,但文学不是纯粹定性的产物。
当然,建立在历史现实内部的、对于历史本身的追问与建立在文学真实内部的、对于人性的追问是不同的。只有当这场“说服”真实地发生在历史里,我的提问才有成立的前提与基础。否则,再多的提问也只能是超出文学文本阐释限度的过度解读——这是网络文学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
如果对这一概念进行聚焦,一个或许还算现成的例子是网络文学的文本阐释问题。站在所谓“百年通俗文学”的历程中寻找网络小说文本内部众多细节的文化传统来源之时,对个体局部细节的把握可以通过宏观对比加以阐释,但如果不能寻找到合理的框架来完成对于流动性事件或完整情节片段的剖析,文学研究本身将无法继续深入。恰如吴飞尝试通过自己的“生生”美学去解读《三体》背后的哲学思辨,当他的分析只能依托单纯的小说情节故事展开,而缺乏当下实在的对话、历史细节的呼应之时,对“现实批判小说”的意义延伸始终会显得根基不稳。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