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前,书友推荐了这本书,本来是没打算读的,最近踩雷有点多。最近又恰逢三伏天,吃不下东西,朋友带我尝试广东菜——椰子鸡。吃很南的南方菜,起初是不适应的。我抱怨说:怎么都不怎么加调料啊?朋友哈哈一笑:傻子,粤菜吃的就是食材本身的一个味道—甜!我愣了,不过吃到最后,竟然上头了,又加了半份椰子鸡。回家后更是迫不及待下单了这本书,火速抱来读。它不是一本通俗意义的快读小说,适合我们吃罢晚饭,对着明月,闲情慢读。《周易》讲,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不熟悉中国人的会说,中国人死板保守,可真的在这个文化体系待久了,才会发现,汤汤五千年文明湍流不息,在历史与时代的洪流中依然熠熠生辉,关键在于它懂得“常”与“变”的关系。这个道理不止于政治经济,文化,更在于一日三餐的“吃”中。《燕食记》这本书的底层逻辑就是基于此展开的。
燕食,谓日中与夕食。作者侃侃而谈广州、香港的蛊两件,三茶四点:莲蓉糕、叉烧、糯米鸡、皮蛋酥、虾饺,礼云子捞面、腊味煲仔饭、菊花五蛇羹、茨实糕、虾籽碌柚皮、鹤舞百川、待鹤鸣......而在美食的背后,一个少年陈山举,以肉身与精神的成长为经,技艺与见识的丰盛为纬,生命通经断纬,编织南粤大地的锦绣。一时勾连出时代风云,商贾政客,革命志士,钟鼎之族,行会巨头,市井民生,描摹出了南粤近百年的变迁。文笔扎实,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诗歌、戏曲、岭粤方言游走在文章中,无丝毫突兀之感,反倒增加了浓厚的地方风味。
每一章开头都有诗词引入,使文章自有一股清香与浪漫引人入境。作者像盛夏凉夜里坐在树下,舞着芭蕉与你闲聊的邻居,从容不迫地聊着记忆中的一道道美食,做法,来源,让食欲在味蕾上跳舞。故事的叙述更是张弛有度,落笔包容,温暖而又深沉,如慢火小炖一般,在烦闷焦躁的夏季读它,真的是沁人心脾,淡墨留香恰到好处!
记得前几天在图书馆偶然翻到一个日本作家写的:美食的味道,留住的是记忆与情绪;文字的味道,留住的是场景与曾经。美食与文字,留住的是生活里的浪漫!愿我们都能留住生活的小浪漫。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