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溪诚
不久前听播客“随机波动”的时候,嘉宾舒萌在美国完成了博士学业,决定离开美国到新加坡工作。她说的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在白人社会做一个小黄人生活太困难了…回到亚洲不会有这么多被异化的感受。我对于处理亚裔内部的鄙视链已经非常熟练了,但是在美国,亚裔已经属于所谓的“模范移民”,对于各类政治议题与社会参与,都好像无法发表意见,也不会被听到,变得非常边缘化…”
在看《唐人街内部》这本书时,威利斯·吴就把舒萌提到的这个困境鲜活地上演了出来。有一条纵向的时间线,是从父母亲、到师兄、到舍友艾伦、到自己、再到女儿菲比,他们非常努力、表现优异,住进唐人街公寓的黄金八楼,上了常春藤名校,出演一个模式化的光辉角色“功夫大佬”…相信美国社会的西西弗斯神话,不停跳进阶层跃升的怪圈,但最终只能在菲比的剪贴画王国中获得治愈:你只有不去想证明你是谁,你才可以拥有你自己。
还有一条横向的人物线,是黑与白的特警、是自由无拘的李、是大学里把“日本人”艾伦打到昏迷的人。他们不是亚裔,在吴的眼中,他们既高高再上又冷漠无情,既势力又令人羡慕。他们不用这么努力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他们没有外号、不被归类,要么就是政治正确的中心,因为又更深刻的苦难而有了底气。
吴则是这个横竖坐标的中间点。他想逃离,但又困于这种东方人的身份认同里,无法像李一样游刃有余地做“任何人”。他想成为功夫大佬,但是却也目睹了父亲被困在这虚幻的梦里,最终活成一个干瘪的梦中人的过程。如何选择,在李接到新戏决定离开唐人街时,两股力量在吴这里碰撞出最热烈的火花——
他走了。离开唐人街,他成为了小镇中一个真正普通的男人,不是普通的中国男人,而是一个普通人。人们对他不好也不坏,需要帮忙的时候也能搭把手,每天在忙碌之中学习做父母。“这里没有舞女、没有亚洲老头、他们带着难闻的口气,生出了老年斑,没完没了地沉浸在对以前的村庄、对艰难困苦以及他们是如何抵达这里的散漫回忆里。这些都没有。只有歌曲和鲜花和欢快而有节奏的音乐。她生活在这里,没有背负历史,对到来之前的一切全无所闻。”
这是梦想吗是出路吗没有人知道答案。
在看《唐人街内部》之前,我想象它是一本对“唐人街”这个被好莱坞电影神秘化、异国风情化的地方的一部人类观察小说,它确实迎合了这种刻板印象,并且把刻板印象描述到极致。从唐人街金宫饭店的纸灯笼,到漏水的公寓、舞女、功夫小子和唱《乡村路带我回家》阿婆阿公。但这样的唐人街在密集的元素之中不断内爆,最终变成了法庭上师兄对于亚裔移民内心压抑的慷慨陈词,和一幕生动得像电影一样的法庭打斗画面。此时音乐响起,动作变成0.5倍速,鼻血缓慢滑过屏幕,歪七扭八的人脸呈现哭笑不得的滑稽。一出荒诞又沉重的悲喜剧以此落幕,心有无奈,但又获得了一些畅快:这是这本书最迷人又最不讨好的部分。作者总是擅用他的笔对空间、时间进行随意切换和加减速,把吴在出演的戏剧和他的现实生活完全模糊,他展现了困境,又不苦大仇深;他试图把壁垒解构,但你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他大声自嘲,又给自嘲的人一个当英雄的时刻。
他用剧本式电影式的手法写复杂的身份认同问题,并不轻薄,反而广阔。全景式地摊开了吴的生活,那也是无数个亚裔移民的生活。他们的普遍困境,不是追问、不是剖析,就是展示,沉浸式地观察,让每一个读者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你能打破壁垒吗没有人能确定地回答。但是,这是我们无法忽视的生存状态。并非只有亚裔移民需要寻求答案。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