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身》讲述了主人公Golyadkin渴望摆脱他人的意识,不再追求他人的认可,渴望躲避他人而确认他自身,以及这渴望的后果。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解释说,《分身》的主人公已是地下人的一种。这部1846年创作的小说中模糊的核心概念,要到1864年在《地下室手记》里才清晰地被表达出来。两部中篇一起读,或许有这样的用意:《分身》中不被看见的自我外化出自己的分身,却没有获得自我同情,而是自我仇恨;《地下室手记》中地下人通过活在地下而保全自己被别人拒绝的自我,却再没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分身》被认为是失败之作,因为Golyadkin的故事混乱真假难辨。巴赫金认为这个故事有三种声音,一种是Golyadkin本人的声音,一种是他的分身Golyadkin二世的声音,还有一种是小说叙事者的声音。这三种声音混杂起来形成了一种病态的拥挤,构成了也阻碍了读者对Golyadkin生活的想象,形成不爽的阅读体验。《地下室手记》,更简单地用第一人称去讲述了这个视角背后复杂的纠缠,大量的独白把他的观点泥沙俱下地全情流露,令人同情或厌恶。而巴赫金对《分身》的解释值得回味,也同样可以试用在《地下室手记》上。他认为小说的主人公都以自己的方式逃离了真正的他者。而因为他们逃离真正的他者,他们则无法面对自我(分身),或面对自我而无力改变(地下室手记)。越恐惧,却越要去面对。对自我保护和建立,只能在他人面前持续并完成。害怕冲突,就永远不会和解。对上帝的信念,不是为了人类能面对天地而问心无愧,而是为了人类能面对彼此而推心置腹。在这一点上,陀思妥耶夫斯基似乎比托尔斯泰要清醒很多。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