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活着》是我看了不下5遍的小说。每次看完一遍都会哭一次。关于这本书,我也看过很多其他人写的书评。它们深刻而透彻,已经超越了余华书中原有的面貌,讨论的范围涉及到了时代认同感和活着本身的意义。有些人认为,余华写的是典型的苦难文学,一切都是描写苦难。好像只有苦难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即便没有这种共鸣,人们也会对苦难抱有同情之心。因此,他想要表达的思想被读者广泛传播。
但是,在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中,作者却说自己不喜欢《活着》这部电影,因为不能理解为什么“活着”本身是最高价值。尽管电影《活着》和书籍《活着》有所不同,但并不影响福贵的命运。这时,我对刘瑜的不喜欢和不理解,也有一丝疑问。但是一想,我认识和接触的社会不同,社会观念也不同呀。所以,我们要换位思考,不要批判或干涉别人的想法,要保持中立的态度。我们可以欣然接受喜欢的东西,对不喜欢的东西保持沉默,只要它不会对我们的生活本身造成影响。
《送你一颗子弹》是刘瑜的随笔集,大多数作品写于2005-2009年左右。它记录了作者在海外留学的点点滴滴和感悟。看似简单平淡的生活,却包含了许多人生哲理。简单的碎片式语言,却写出了细腻的观察和感悟。生活中有很多一成不变的和瞬息万变的,造就了不同的刘瑜,并留下了她生活的印记。
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福贵。在《自然》中,写到了一个美国老头,独身一人,没有亲戚朋友,有逢人就拽住不放喋喋不休的毛病。他的一切行为都是“自然”的。这似乎与大多数人接受的观念不同,例如上学、考试、工作、结婚等都是自然的事情,但实际上这些都是社会形式赋予的定义。社会把所有人套在固定的模式中,让人们向前走。而有些人就会反其道而行之,做一些不被社会认可的行为,变得不自然。
这个话题有点拗口,说起来也容易混乱。作者最后说,人们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是自然的,就像老头那样孤独、微渺、疯狂、无所事事、不被需要。解放自己,回归到原始状态,成为一个最本真的生命体,只为了活着而活着。
看到这个老头,我就会想到福贵。他接受了命运的安排,牵着牛,耕着田。他按照社会环境所规定的标准,一步一步地走着,没有怨言。即便年老时,还清晰地记得每一个重要时刻,他活得越来越明白,所以他年老时,才能顺其自然的只为活着而活着。
《有关的无关的人》也让人深有感触。命运总会带给我们和我们有关的人,距离虽远却似乎始终在我们身边。即便时隔多年,还能走在一起,心有灵犀。就如福贵和春生一样,二人在战争中相遇,在战争结束后分离,但福贵的儿子却被送到了春生的儿子身边。生活会给我们送上眼前的事物,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
《七年之后》里的作者一开始没能如愿以偿地爱上学术。但她却有一点才华,足以完成论文答辩,考试,并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成为人人羡慕的剑桥大学老师。这种好的命运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但是,在福贵那个年代,他的命运和他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当他年少不懂事误入赌博,以后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他满足于有饱肚、有衣保暖、家人围绕的简单幸福。这正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
刘瑜的生活、她的书,都在传达一种启蒙意识,一种自由的探索,一种有意义的人生方式。她的文字就是一个属于她的小小历史博物馆,记录她走过的人生轨迹,把这些经验和感悟分享给更多的人。即使时间过去了很多年,这些文字依然是有价值的,可以让我们反思自己的人生旅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