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有幸,拜读到老师的作品,写得很美全都是自性的流露,没有词藻的堆砌,泛滥的佛学知识。
是从一位师姐那里听闻老师大名,如雷贯耳,知道老师有大神通是观世音菩萨的色身,也在视频网站上看了一些老师的开示。
对于众生苦口婆心的谆谆教诲,无非是要解救众生脱离苦海,解三界轮回之苦,只为迷途中的“孩子”快快回家,早点找到回家的路,老师已发了大愿:要成佛成道,利益一切有情众生。
早已不是自了汉的行径,读她的文字更是字字珠玑,更惊叹于:她的坦诚。
上半部是下半部是修行人在道业上看到的种种幻境奇遇。
在刚好处于20出头青春年华的我而言,上半部是爱情小说:讲述吴爱真经历了爱情、友情的考验,也有迷失过,彷徨过、挣扎渴望过……
而她那时已经证得果位,对于凡夫而言修道也卓有成效,已经不是一般的胭脂俗粉可比拟的女子,用小说中山口裕川的话来形容就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女子就感到她身上有种“清净无为的寂定”。
即使是这样一位,看似已经脱离人间“染着”,已经有了智慧的非凡女性,她在道业未成之前也会有种种“烦恼、欲望、甚至习气在的”。
这么美好和清净的心依然受到世间种种的诱惑和迷失,所谓“情天欲海中不能自拔”。
即是唯美的爱情故事,也是一位“还在路上”的修行者最真实的体验,对同样是女孩的我似乎看见了自己讲要走的路、同样将会面临的考验以及真正的爱情是何物。
老师说:在未证果以前,一位证道者和一位凡夫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烦恼的层面不同,因生命追求的意境不同。
读了她的真实经历,我更加懂得这句话,修行和不修行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仅仅只是欲望习气少些,仅此而已,绝不能升起一丝一毫的“看不起”来,这样修行人只是在增添新的习气罢了。
“我慢”值得警惕、警惕,在警惕!
另外,关于神通和老师的身世问题,后半部很有趣,就像在看《西游记》等神话故事,由于老师的证量很高,三界可以随意进出,会看到种种景象和境界。
越往后越发现,其实到了最后对于读者而言,她——杨宁老师到底是不是观世音菩萨/她看到的种种境界是不是真的都不再重要。
她即是众生也是观音菩萨,有时是三界众生有事来找吴爱真,有时候是她旁观观世音菩萨做事,本来法界同为一体,那她到底是谁呢
不重要
种种境界,无论是吴爱真自己还是读者:应作如是观就好。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感恩指引,感恩宇宙,感恩相遇。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