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7.11.在究竟是“上德無為而無以為”還是“上德無為而無不為”的問題上,我同意高氏對於“上德無為而無以為”當是原文的論述。但高氏認為傳世本此句下方的“下德為之而有以為”或“下德為之而無以為”均是“後人妄增”的論斷持保留態度。
《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老子》此二句作:“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無以為。”如果說上半句支持了高氏的第一個論點,那麼後半句則為高氏的第二個論點打了一個問號。正如高氏所言,如果下德是“為之而有以為”,則同“上義為之而有以為”相重;如果下德是“為之而無以為”,則又同“上仁為之而無以為”相重。
如果審慎地將此句不視為衍文,是否意味著在《老子》的論述里,在境界高低層面,下德約等於上義(以“下德為之而有以為”言之),或者下德約等於上仁(以“下德為之而無以為”言之),再如果,我們以文本的先後次序作為境界遞進的次序,是否意味“下德無為而無以為”會更貼近原文。
若如此,則《老子》的觀點是上德——下德——上仁——上義——上禮,這五種境界每況愈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