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十亿美元分子》的续集。《十亿美元分子》讲的是福泰创立到上市时间约3年的故事,《解药》讲的是福泰从上市到建立跨国药企的近20年的故事。不过,没读过《十亿》并不影响本书阅读,因为作者在一开始简要介绍了最初的创业故事。
创业的故事总是让人热血沸腾的,创业之后的守业故事容易被忽视。但实际上,守业过程才是今天我们能回顾这家公司的关键,毕竟如果它没“守”成,它今天也就不复存在,也就不值得去回顾它的创业经历。
个人的感觉是,“守业”的关键或许在于“创业”,福泰在这期间所做的,就是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干自己没干过的事,无论是科学上的,还是商业上的。但是,其中总有许多值得创业者去领悟的,比如创建公司文化,比如保持创新激情。运营公司、发展企业或曰“基业常青”也是一门学问,书中主角们对待这门学问的态度,跟他们对待研发课题一样严肃、充满激情。
与前部相比,这部更多涉及商业,纯科学的分量降低了。但对科技公司来说,科研依然是第一位的,所有的商业运作、股市涨跌,无不与科研进展秘切相关。一个实验成功的消息能让股票大涨,一次临床试验结果不佳,能让公司陷入危局。因此,不同药企之间的科研竞赛,就让人紧张得透不过气,而且成败毫无缘由毫无预警,今天这家公司还风生水起仿佛胜券在手,明天突然就一败到底,完全退出赛道。
与药物研发一波三折、无法预期相伴的,是书中角色的起落来去,你刚对一个角色产生好感,觉得他将伴随着公司的成长而绽放异彩,可没几章他就走人了!如果这是一部小说,绝对是情节无法预期,转折再转折那类。
科学和医学期望,常常与商业需求(直白一点说就是华尔街的期望)相悖。我很喜欢的一个地方就是,一次会议上,市场部头头PPT第一页说的是“我们能满足华尔街的预期吗”然后boos说“别再让我看到类似的幻灯片”。药企有时候和华尔街相看两厌,华尔街嫌弃他们不善经营不去尽快产生收益,药企觉得华尔街根本就不了解自己的价值。
当然药企有时也跟FDA相看两厌,药企觉得FDA被一班刻板不知变通的家伙掌控,FDA觉得药企只想着走捷径对待医学科学敬畏太少。戏剧要有冲突才好看。而这里面恰恰最不缺冲突。
书中对20年间商业生态的描绘很丰满,无论是2008年金融风暴之后药企疯狂并购,还是中国企业开始在医药行业崭露头角,都能让人看到时代的洪流。
《十亿美元分子》讲的是创业故事,也是作者的“创业”作品,《解药》讲的是“守业”的故事,作者也出色地完成了“守业”任务,给出了一本跟从前不同风貌但依然精彩的作品。而且,应该说,对于现在中国很多新兴企业来说,如何“守业”或许更加重要。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