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摘自原文,第三章再论私摄影极其精华,推荐给对摄影艺术感兴趣的所有人。
艺术家都是疯子,偏执狂,成瘾者。他们身上某种人格特质被放大到了极致,他们的灵魂有某种强烈的诉求,渴望的,压抑的,放浪的,搅得灵魂片刻不得安宁。只好不停的说,不断的画,不住的写,想自我满足,想灵魂颤栗,精神狂喜。
他们不断思考自己选择的艺术形式,借助艺术的语言把自己的生命表达出来。不过到最后,可能形式也不重要了,达到了,也就可以了。
世间庸者不知凡几,成为艺术家则绝对是天命。内心缺了那种偏执,那种不吐不快,即使从事艺术工作,最多也只是技术纯熟,就算技进乎道,还是缺了魂。大概这就是作者和作家,画师和画家,摄影师和摄影家的区别吧。自成一家,才有风格。
鲁迅先生曾留下七条遗嘱,其中有一条是『孩子长大后,没有才能,不要强行从事文学、美术家,做一些小事即可』。先生说不要做空头文学家。我想任何艺术形式的生命之源还是灵魂。有灵魂的人,过的日子,说的话是有内涵的。在表象之下,是深刻的探索。
回到摄影,我怎么理解这种语言呢?
是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吗?一个有先见之明的摄影家,预见到在生活不间断的流动中有一个重要的瞬间时,利用极短暂的刹那将它捕捉住。形式和内容合在一起产生出一个影像,其中感情的,诗意的和智慧的元素得以实质化体现,即The Decisive Moment。
可是这个瞬间也只是虚假的真实吧。凭空抓取一个瞬间,把它从背景中脱离而凝固起来,能承担多少意义呢?
又或者是纪实摄影所追求的去除我,完全客观的展示世界,直接的,不带解释的拍摄,断然不属于我的事物。把自己和世界分隔开。这又是真的能办到的事情吗?
任何一张照片,一段影像,都是经过他人视角和智力的面纱过滤过的。
任何摄影都是私摄影。私摄影是摄影家偏执特质的呈现。
摄影家通过相机这第三只眼,将世界中的所有事物全部纳入底片之中,不过这个时候,唯一不可见的对象,就是摄影家本人。眼睛是看不见眼睛本身的。
如此一来,对于想要看尽世间一切的他们而言,私应该可以算作是留在最后的拍摄对象吧。
只是一旦这个方向前进,他们注定会破坏自己和被摄者的生活。
因为摄影的特性之一是真实。不像文章和绘画。
照片中的私是一个不可控的,或者说是无法挽回的东西。
在文章中对私进行描写,这是一件完全可控的事。但是,要想在文章中寻找书写之私与被写之私是同一个人的证据,那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写私小说,作家也可以说谎。或者这种骗术才是小说或者故事的魅力所在。
但摄影不一样,在不进行图像处理的前提下,摄影之私与被拍摄之私是一种如影随行般不离不弃的关系。不管怎么修改,被相机捕捉的私不会是我以外的其他任何人,即使画面中出现的是他者,也必定与我有某种联系,与我共享了当时当地的同一场面。
但是这样的无法控制,无可挽回,也赋予了私摄影特别的光辉。照片里拍摄的,是不折不扣的摄影家本人,因为有这样的共识,所以,摄影语言原本意义上的真实性就会传达出来。这里确实有他的存在(对被拍摄者而言是私),这种强烈的感情厚度,才是摄影严格区分与其他表现媒介的那种独特存在方式的源泉吧。尤其对私摄影而言,拍摄者的生活与摄影不分彼此的紧密联系在一起,于是,那种情感对观者而言,有压倒性的力量。
然而,被这种发现引导的不仅仅是拍摄者。观看照片之人也会从中发现人类这种存在的根源之迷,并且会从中经历一些冲击,譬如改变对遗忘事物的看法等。于是,经由照片,摄影家和观者之间的全新对话,由此展开。
在我看来,摄影往往是单向地从书写者一方传达给阅读者一方。绘画也是一样,很多时候,是用画家的主观解释覆盖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