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至今一大遗憾——没去过新疆。无缘新疆美食自然遗憾,但更遗憾的是,暂时没有机会在大漠黄沙中,寻找先人留下的遗迹。
对于一个日常喜好访古的人来说,常书鸿先生的这本《新疆石窟艺术》是不能错过的。这本书完成于1979年,很多概念、认识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显得有些跟不上时代了,但特别是访古用的指南,对于我这种古迹学识刚刚入门的人来说就很适合。
常先生在《绪论》中,对佛教在新疆的肇始和兴盛进行了梳理。他依据有限的资料,包括“二十四史”和一些知名的佛教典籍,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提及塔里木盆地周边的政权存在、佛教信仰的起源和原因等。这些内容和后来我们发布的一些涉及新疆民族问题的宣扬文稿是一致的,这表明常先生不愧为爱国的专家。
随后,常先生分三章,对古龟兹国、古焉耆国、古高昌国的石窟艺术展开介绍。这当然不是新疆石窟的全貌,常先生以研究者的身份,聚焦于这些地点,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这些石窟和敦煌的渊源非常深。在书中,你会时不时地看到常先生在论及石窟的特征及壁画、彩塑、雕像的特点时,将其与莫高窟作比较。这些石窟的主要开凿时间都是在十六国时期至唐代初期,可以说,这些石窟的开凿,为唐代中晚期开始以莫高窟为代表的河西走廊石窟开凿做了非常充足的准备,包括思想上的、文化上的,也包括技术上的、工匠上的。
正因为如此,面对这些因为多种原因没有得到良好保护的石窟,常先生常常在书中喟叹不已。有自然因素造成的雕像的漫漶、壁画的剥落,但更多是人祸,其中尤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及东洋所谓的“探险家”,打着科学考察的旗号,对这些中华民族的宝藏进行了多轮掠夺。即便绝大多数作品已经残损,但常先生依靠对石窟艺术渊博的知识面和深刻的理解,依然向我们介绍了其中的代表性作品,以及它们的艺术和审美特征。我相信,即便他不在文末反复回顾往事,我们依旧会对这些文物的损毁和流失感到痛心,更对那些勾结外国人、贩卖国宝的汉奸感到愤恨。
时隔多年,常先生的这部专著再度放在他的全集中出版,对于我们了解过去那个年代文物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是很有帮助的。或许是由于照片版权问题,或许是不太想破坏本书的结构,常先生所讲的很多精彩之处,在书中没能搭配图片做更直观的介绍,算是不大不小的遗憾。不过,书后收录了一些珍贵的资料照片和手稿,让人可以窥见常先生的风采和学识。他在艰苦环境下坚守敦煌的毅力,正是他被称为“敦煌保护神”的根源所在,也会激励更多后来者传承这一精神,在地广人稀、风沙漫天的大西北,保护好我们国家的文物宝藏。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