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好书总是让人感到不舍。我居然花了整整8个月,从2022年8月一直读到2023年4月。
一开始读这本书时,真的看不懂。一旦涉及到哲学,再加上引用的一些书籍和典句,要看好几遍才能理解句子的意思。每每读不懂都会感慨自己读书甚少。
当惠子问庄子:“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时,我以前完全忽略了底下的逻辑辩论,只知道古文里“之”的好几种用法以及各种倒装。原来,我也被句法所拘束,忽视了其内容。
读到惠能和神秀的偈,感觉无敌有意思!第一次看不懂,第二天醒来又思考了一下,才明白为什么惠能是六祖。他们核心的东西是不需要被擦拭的,因为本来就不会有尘。
有一瞬间,我觉得“孤独感”是在跟作者对话,跟书里的文字对话。他跟我说,去正视自己的孤独感,去寻找自我,直面孤独之后才不会感到孤独。
那些固有的社会观念应该被突破,特立独行应该被尊重,个体差异性应该被理解。从群体中出逃,保留自己的个性。
语言本身用来表述,但过度的表述会失去其意义,也就成为了语言孤独。“水开了“、“落花生”都属于语言孤独的一部分。前者被过度使用失去了其中所含的韵味。
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下或者特定的生活环境下,你可能会回归到那个特定的状态。我想,那些双语或者三语拥有者每次使用不同的语言时,体现的就是不同的性格,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暴力孤独中讲的暴力美学也很有意思。游戏里的暴力场景是不是在满足人们想要放松的需求,因为现实一直处于压抑的状态?投射到游戏里的暴力场景满足了人们想要的暴力。
在人们的共识面前,特立独行是否也是被暴力所限制?他把穿环、纹身跟生命力联系在了一起,破坏是否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表现?
如果能意识到自己的暴力行为,并对其做出思考,局面是否会不同?人在本质上是不是就拥有暴力,因为野性的原始基因?
原来,暴力的本质是会不断上演的。几十年前演过的东西可能现在也在上演。例如,剥削本身也是一种暴力。
在看后面的时候,我总觉得被《暴力孤独》所困住。要思辨,不能只看到结局,而要更多地反思其中背后的原因。
讲述过程和结论的相互呼应,即表达与思考。是否在接受别人的观点时,我们只是接受了别人的结论,而未思考对方的思考过程。有趣的是,我把生活中某些我未知原因的现象跟书里的内容对应起来了,就好像一种揭开谜底的过程。
关于父权母权的探讨也很有意思,讲述了一些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
这本书的六个篇幅完全紧密关联,让人印象深刻。
当傍晚醒来时,我内心充盈,是否感受到的是“生命的圆满自足”?
人间来一趟,很值得做我想做的事情。人到最后,都是孤独的,并将独自死去。
我们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尽到最大可能圆满自己。那么圆满的那一刻,就是无限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