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看了电影《恋之罪》,我对卡夫卡的《城堡》产生了兴趣。我花了四个月才勉强读完这本书,虽然读懂了一点,但也没想到它是我目前读过的最隐喻难懂的文字集合。当我有更多时间和平静的心绪时,我还打算再读两三遍。刚开始,我一直在怀疑主角是现代网络小说中的谁,所以我进行了一些科普——发现K是卡夫卡名字的首字母,应该是指卡夫卡自己。于是,作者将他眼中的荒诞世界慢慢展现给我们。《城堡》是卡夫卡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写于1922年,当时他只剩下最后两年的生命。它是作者思想流和意识流的结晶,是一部封山之作。对于一部作品来说,千人有千种理解,《城堡》要表达什么,需要读者一代一代解读、诠释和感悟。我们总是在历史中寻找未来,在文字中探索真理。所以,城堡是一个隐喻的国度、政治或宗教的圣地,还是人心的桎梏?它的作风神秘莫测,外围的民众对其充满崇拜和向往……似曾相识,又仿佛身在其中。就像《围城》一样,里面的人想要逃离,呼吸新鲜空气,外边的人则渴望光鲜亮丽。《城堡》在历史上或隐或现,在我们心中,在人群中……我不知道城堡里的人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但可以窥见城堡外的普通人的困境——他们低贱、穷苦,像野草般卑微地生活着。阿玛莉亚的父亲是一个“体制内”的光鲜亮丽的人,因为一个官员对他女儿的觊觎,以及他女儿撕毁一封充满污言秽语的来信,被村民认为得罪了城堡里的人,遭到排挤,最终生病在床。这似曾相识,又在重演。和契科夫的《小公务员之死》如出一辙,和《儒林外史》异曲同工……卡夫卡是否在烛照时代,发起呼声,历史是否在轮回重演……无论是卡夫卡还是K,他们都异常孤独,K甚至无法确定自己的身份,无法在城堡内外立足。尽管他想尽办法,甚至丧失道义,欺骗感情来争取一个莫须有的机会,也无法进入所谓的城堡。无论是《异乡人》还是《鼠疫》,清醒的人总是痛苦。这就是现实,也是现实主义作品带给我们的痛苦和反思。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