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唯一让我看完以后马上写读后感的书。
书送到以后,非常抗拒,不想打开。经过心理挣扎,决定还是要马上看完。不能拖。否则真是夜长噩梦多。
为了能更好面对,做了以下准备:
- 物理准备: - 上厕所 - 洗手 - 关上窗户 - 拉上窗帘 - 空调制冷开到最大 - 带上口罩 - 打开台灯 - 在书桌前正襟危坐。
- 心理准备: - 为什么抗拒打开这本书的是因为觉得自己是活的,有生命的,图片中的尸体都是死的,没有生命的。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活着的主体,不敢面对死亡的客体。 - 此外,自己觉得腐烂的尸体必然是可怖骇人,并且因布满蛆虫而无比恶心。对此,必要的心理建设是告诉自己:自己和书里面的图片,没有绝对的区别,自己也有可能变成书里面的样子。
郑重其事地翻开书,首先看到的不是骇人的图片,而是目录、(别人写的)代序和(作者自己写的)前言。于是,把代序和前言认真读起来。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阅读过程就是一个祛魅的过程。代序和前言是从法医学的角度强调,为什么客观地研究尸体随时间变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代序者还对作者所做出的具有开创性的,且极为艰苦的工作大为褒扬。
看完代序和前言,竟然觉得看这本书和看化学书也无甚区别。满满都是人世间的味道嘛!
接下来就是图片本身了。图分为两大类:
- 第一类是在自然条件下,两具尸体随时间变化的过程。第一具尸体所处的环境温度比较高,都是20几度,所以大概七八天左右就进入白骨化,第二具尸体所处的环境温度比较低,大部分时间低于10度,所以白骨化的周期要长很多。
综合性的观感是这样的。尸体刚死亡时,看起来不很可怕,也不很恶心。因为这只不过是一具死气沉沉的肉身。尸变的最后阶段,即白骨化,也不是很可怕,因为只剩下累累白骨,很接近无机物了。而且很多人在其他地方也都见过,除了骷髅头看起来比较恐怖以外,其他的骨头也无甚恐怖之处。
最为恐怖的是尸体变化的中期,这时候一般会有蝇虫聚集产卵,尸体的表面也发生肉眼可见的腐烂。蛆虫会顺着人体的孔道进入到体内,啮噬皮肤和肌肉,局部都会露出白骨。尸体也会肿胀,在特定情况下呈现出巨人的症状。皮肤会霉变,逐渐变黑,腊化。这个阶段,尸体的面目通常是最为狰狞恐怖的。此外,高度腐烂的肉加上滋生的蝇蛆,会让人产生生理上的厌恶感。而初死的尸体和彻底白骨化的尸体,给观者带来的厌恶感并不会很强。
第二类图片是真实案例,一共26个,不消说,都是命案。每个案例情况都有千差万别,有溺水的,有自然死亡的,有野外抛尸的,有出租屋里奸杀的,有从棺材里刨出来检验死亡原因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个人认为还是很有代表性的。
最后是后记,当然也是从科学/业务角度写的。
这书很容易看完,因为大部分都是图片配有少量的文字介绍。不用一个小时,就可以从头看到尾。越到后面,恐惧感/厌恶感就越弱了。仅仅一个小时之后,我已经觉得开头所谓的物理准备和心理准备都是很可笑的。现在再看一些尸体图片,我甚至开始会饶有兴味的去想:这是尸变的哪个阶段呢。
但是,最初买这本书,我并非是为了学法医常识(说实话对这个课题兴趣也不大),而是为了进行精神训练,即所谓直面死亡。你要问有没有效果那我可以这么回答:对死亡,不像以前那么无知和恐惧了。然而,再怎么样,除非成了不能自理的植物人,应该还是活着好吧。
总而言之,这一个多小时花的还是值得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