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改编的《西游记》中,胡适对第八十一年的故事情节进行了完善,唐僧割肉分给众妖,并通过这个举动来体现佛教的舍己救人思想。故事中,唐僧割肉一人一口分食众妖,之后唐僧醒来,认识到人生如梦幻,要以这种观念看待一切。这一故事的设定没有瑕疵,充分展示了胡适的才华。
然而,仔细阅读第九十八至一百回后,发现胡适的改编存在问题。原著中第九十八回表达了唐僧经历了无尽的苦难,如今终于拥有了荣华富贵,已经不需要再受苦了。第九十九回则表达了经书因为沾污而被破坏,这其实是经书的磨难,而胡适的改编中却未体现出这一点,使得整个故事缺少了一些真实性。
原著的第一百回表达了如来佛祖不想下凡,认为这个世界的人很狡猾,怕他们发现自己的不同。从这里可以看出,进入尘世也是一种磨难。而玄奘取经归唐之后,按常理来说应该是获得成功和名利,但在金刚看来,这只是一种浮名累身。第九十九回中还提到师徒四人在村庄被接待,村民们想挽留他们以求庇佑,然而他们已经超越了凡世的成就,八戒也勉强吃了一顿,深夜离开。再结合第八十八回中的“八戒成就了,沙僧受益”。唐僧离开凡间回到佛世后,成为诸佛的一部分,都传达了一种不被浮名所累,真经不应轻视的潜台词。
第一百回中,“五行论色空还寂,百怪虚名总莫论。”这句话表达了前面经历的各种困难磨难都是虚幻的,色即是空,空即是寂,因此唐僧最终回归了西天。
可以说,最后一难是经书的磨难,因为从第九十八回中可以看出,唐僧已经得到了金身,落水并不能算是一个磨难。相对于被困在村民当中,被困在尘世中应该更加困难。
综上所述,胡适的改编从一个独立篇章来看是一个不错的故事,但与原著相比,它在主题和结构上有所不足。在原著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真经的珍贵和世俗名利的虚幻不如无的思想。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