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借到了我一直期盼的这本书,我对它有着非常执念的情感,花了将近三个小时,看到最后,真的很难过。
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的话给打动了。“我不关心自己来自哪里,死后将去向何方;我关心的是:我应如何与同胞们和乐相安,以平等的人格,同等的尊严共同生存。”
这本书讲的故事很清晰,用几句话就能表述清楚,但是一开始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容易读懂,这可能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读泰国文学作品。作者表示,他希望写出明晰的作品,不属于悲观派,只是真诚地面对生活,写出真实的样子,形成了悲伤的风格。但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被作者客观的描写和叙述惊叹,似乎缺乏感情色彩,看到“与我无关”的人的生活,是真正的故事。
第一部分- 法是否堕落
他没有像别人口中所说的, "把继母当作老婆",然而却患上了酒瘾,对生活失去了热情。他一直都处于清醒状态,清醒地承受着精神的折磨,一开始是外部的诋毁,然后是内在世界的谴责,所以他最终没有回到“基于实地的世界”。
法的死亡又该怪谁?
当我读上半部分的时候,我绝对会说是怪镇子里散布留言的人的。但下半部分,我感到有些难以回答。我知道说法自己也有责任,他的意志不够坚定,有些刻薄了,但是这样的想法屡屡冒出。看到法重新受戒,并得到凯大伯的理解,我以为他真的能够摆脱酒瘾,但是他失败了。他的痛苦已经无法承受,被人逼到了酒精幻觉的世界里,他没法再面对孤独了。
第二部分- 顺颂的暴露癖与收集癖
我认为顺颂把法当做她收藏的物品,因为自从父亲去世后,法就像摔碎的杯子一样破烂不堪了。
第三部分- 其他角色的塑造
我在阅读中惊讶的一点是,我不只是一直保持法的视角和立场,而是在某些情节中,我的情感态度和“他人”是一样的,甚至对法也产生了怀疑和厌恶,他心里到底对顺颂有没有感情了。他变成这样,自己也有很大的责任,我开始为旁人开脱,寻找他们不是“凶手”的痕迹。他们只是开玩笑,与查老师等人比,他们甚至还借钱给了法, 彻大妈也不想将酒卖给他……当我产生这样的想法时,我感到相当的羞耻,或许我曾经就是这样天真答应自己的行为,并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
凯大伯是这本书里最让我动容的角色,他说道, “死人不知道烦恼,只有活着的人才会痛苦。”法不会知道凯大伯有多么自责,是他教导他喝酒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